合同是處理雙方爭議的準繩,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在口頭協議與書面合同發生沖突時,應以書面合同為準??陬^約定在雙方認可下有效,但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對方同意。根據《民法典》規定,口頭約定具有合同效力,除非法律要求書面形式。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口頭協議和書面合同都應受到尊重。
法律分析
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合同是處理雙方爭議的準繩。即使雙方口頭達成協議并得到認可,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不過,如果一方否認口頭承諾,就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對方確實同意過口頭協議。一般來說,這需要取得錄音證據。除非法律或行政法規規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口頭承諾也算是合同,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但最大的問題是,一旦發生爭議,不利的一方可能不承認其承諾,而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法院也難以支持。
一、口頭協議和書面合同發生沖突
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以書面合同為準,因為書面方式訂立合同能夠將當事人協商確定的合同內容明確地記載下來,有利于保證民事活動的安全。一旦發生糾紛,也便于當事人舉證和分清責任。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以合同為準,口頭協議在雙方認可的情況下也有效。所以如果有一方否認了口頭協議,你就得證明他答應過口頭協議,一般是取得錄音。
二、口頭合同效力有效嗎?
口頭約定是有合同效力的。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合同訂立的方式除了有書面訂立之外,也可以使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只要雙方當事人是出于真實的意思表示,那么即使是口頭協議也具有合同效力。
根據《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結語
在處理雙方爭議時,合同作為公平公正的準繩起著重要作用。盡管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但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對方的口頭承諾。一旦發生爭議,缺乏證據可能導致法院難以支持。因此,我們應以書面合同為準,因為書面形式能夠明確記錄合同內容,有利于保證安全和確定責任。同時,口頭協議在雙方認可的情況下也有效,但需要取得錄音等證據。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口頭約定也具有合同效力。因此,無論是口頭協議還是書面合同,都應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得到遵守和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一百三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特定形式的,應當采用特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