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皮管陰莖再造術步驟一般分四期完成。
第一期:雙皮管陰莖再造術首先在側腹壁上做兩條斜向的平行切口,長17—20cm,兩切口間距8.5cm,深及皮下組織,游離后制成一較大皮管;在另側腹壁下方靠近腹股溝處再做兩條平行的斜向切口,長12~14cm,寬4~5cm,游離后制成一較小皮管。兩皮管的下端均應靠近恥骨聯合部以便于轉移。
第二期:于第一期手術后3~4周進行。雙皮管陰莖再造術在第二期時是在陰莖根部靠近殘端尿道口的上緣作切口,切斷大皮管的上端,將其向下翻轉至陰莖根部位置,并與在該處切開的創面縫合。
手術時應注意皮管上的縫合創痕應放置在側方,而不宜在陰莖腹面正中線上,同時皮管腹側的縫合處應和殘留的尿道口上方作最大限度的接近。然后再于尿道口殘端下方做切口,同時切斷小皮管的上端,將其扭轉而移植于尿道口下方的切開創面上。此時也應注意皮管的縫合創痕要放在一側,在緊靠尿道口下方處縫合。
第三期:于第二期手術后4~8周,皮管經夾壓訓練確定有充分血供保證后手術。雙皮管陰莖再造術第三期時先做恥骨上膀胱造口術使尿流改道。切斷大、小皮管的下端,將兩皮管靠攏,在大、小皮管的對合面上,從尿道口開始各作兩條平行切口,直達皮管的游離端,每一皮管二平行切口之間的寬度以能容納20號導尿管的二分之一圓周為度。沿切口邊緣兩側略作分離并剪除過多的皮下組織,將相對的切口內側邊緣以3—0鉻制腸線做真皮層的縫合,即形成尿道。最后將大小皮管的外側緣各作相對縫合形成陰莖。
如兩個皮管縫合后所形成的陰莖嫌過粗,也可考慮將小皮管的皮膚除保留形成尿道者外,其余皮膚組織予以全部切除,而將大皮管的二平行切口的外側創緣多加分離后,將小皮管圍繞包裹之。待創口愈合后拔除恥骨上導尿管。
第四期:可在第三期手術后3~4周進行。雙皮管陰莖再造術第四期的手術目的是陰莖頭成形和軟骨或硅膠棒陰莖支撐物植入。在修整再造陰莖末端作陰莖頭成形時,可在陰莖背部及兩側,距末端約4cm處作3/4環狀切口,并削除寬約0.5cm的表層皮膚,游離遠端創緣,重疊于切除表皮部的創面上進行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