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老嫗脫出又紅又臭的子宮
68歲的張姨因為子宮完全脫垂來醫院就診,來就診時她苦不堪言,不能正常走路,有一部分子宮脫垂露在外面,已經出血、紅腫、發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她的子宮脫垂是經歷了十幾年的結果,一直忍著沒有治,連散步都不自在,只有在平躺著的時候才好一點。她不好意思和兒子兒媳講,子宮脫垂出來的時候就自己用手塞進去,一直熬到重度子宮脫垂。最后她在醫院做了子宮切除手術,之后恢復很順利,她說整個人都輕松多了。
病因:子宮脫垂多源于妊娠分娩
有研究報告稱,已生育婦女盆腔器官脫垂的比例約為40%~50%,而調查顯示45~80歲女性生殖器官脫垂的發生率高達75%。子宮脫垂常常在70歲左右癥狀加重,80歲以后發病率猛增,故也是一個老年性問題。
廣州解放軍第458醫院婦產科主任萬蘭介紹說,在妊娠過程中,盆底的支持結構長期承受較多的重力,因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勞損,尤其是多胎妊娠。陰道分娩時如果有急產、接生不當、胎兒偏大等情況發生時,可能會造成盆底肌肉進一步損傷。少數女性先天性盆底結構較薄弱,容易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會陰體部的肛提肌是支持盆腔器官的重要肌肉,如果裂傷后沒有及時修補并在產后進行盆底康復治療,日后對生活質量影響很大。
盆底組織支撐功能出現障礙后,陰道會變得松弛、收縮力減弱,以致性生活質量下降;肛門括約肌失靈可造成大便失禁,對逆行侵入的病菌防御力下降,容易出現反復的陰道感染;盆腔器官下垂,膀胱向陰道膨出,腹壓增加時不能維持尿道閉合而造成壓力性尿失禁,在跑步、咳嗽、打噴嚏時漏尿。這些情況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惡化,有些老年女性甚至子宮完全脫出到陰道之外。
萬蘭表示,很多子宮脫垂的患者不就診,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生過孩子的人都是這樣,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只好“將就著過”,產后性生活不滿意,勞累后陰部墜脹,還反復出現陰道感染。
輕度的盆底松弛、子宮脫垂感可以通過盆底康復治療來改善功能,加強陰道收縮力,提高性生活滿意度。萬蘭說,女性產后到了30多歲就要開始治療了。中度的子宮脫垂可通過物理刺激和修補盆底的手術治愈,全面加固盆底結構,加強陰道的收縮力。重度的子宮脫垂往往要做手術修補會陰裂傷,老年體弱、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可采用硅膠制的子宮托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