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黃金時期,飲茶已成為一種文化習慣。唐代人講究品味、雅致。他們通常將茶葉裝在精美的茶具中,進行煮泡飲用。以下是唐代的飲茶方法:
1. 準備茶具。唐代常用的茶具有銅壺、茶杯、茶船、茶盒等。茶具的選擇與品味和財力有關。
2. 泡茶前先用沸水沖洗茶具,使之潔凈。然后將茶葉放入壺中,用沸水沖洗茶葉,使茶葉展開,散發出香氣。
3. 加水燒開后,倒入茶壺中浸泡幾分鐘,然后倒出第一次泡茶的水,這樣可以去除茶葉的雜味,也讓茶葉更好的展開。
4. 把茶水裝到茶杯里,唐代人常常品嘗后再喝。 如果茶水太燙,可利用茶盆制成的托盤繞杯開一圈轉幾個圈,使茶水降溫。
5. 另一種方法是直接將茶葉放在茶杯中,倒入沸水,待茶葉沉淀后用蓋子蓋住,過幾分鐘后飲用。
唐代還出現了著名的“唐三彩”茶盤,以三種顏色的瓷器裝飾而成,清新純美,成為表現唐代茶文化的代表之一。唐代的飲茶方法既繁瑣又講究,但卻是一種享受,這也讓茶文化在唐代得到了飛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