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播種:酸性土壤種植旱稻較好。種植前土層深耕20厘米左右,整平耙細,除盡雜草、殘茬,采取全層施肥法,耕整前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1000公斤、氮磷 鉀復合肥15~25公斤。如用過磷酸鈣、鈣鎂磷肥每畝施25公斤,還應加尿素5公斤或硫酸銨10~15公斤。施肥量應根據土壤肥瘦、品種而定。一般畝產 500公斤稻谷。吸收氮8.5公斤、磷酸4.4公斤、氯化鉀1.8公斤。播種方式有撒播、條播和點播,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播種前必須澆透底墑 水,分廂做畦。播種量因品種、土質、肥水條件而異,一般每畝5公斤左右,6月15日前播種完畢。播種必須精細,蓋土約2~3厘米厚,過深、過淺均不利于出苗和生長發育,尤其是過深時出苗率低、分蘗力弱、穗子小、產量低。
2、雜草防除:旱稻田雜草較多,苗期能否有效防除雜草是旱稻高產的關鍵環節。在播后苗前可噴施一次封閉型旱稻專用除草劑,如丁草胺、旱稻專用除草劑等;在苗床期可選用觸殺專用型除草劑處理,如苯達松、敵稗等。要注意選用針對性強的除草劑,否則會影響稻苗生長。
3、水分管理:旱稻種植并非不需要灌溉,尤其在自然降水較少的北方地區,水源條件是旱稻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