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 了解日月潭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了解其特點和價值。
2. 學習日月潭的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群落,提高環保意識和素養。
3.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掌握使用各種調查研究方法和技巧的能力,提高探究和探索的能力。
5.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教學內容
1. 日月潭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
2. 日月潭的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群落。
3. 水生動植物的調查和研究。
4. 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三、教學方法
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啟發式教學法
2. 案例教學法
3. 探究學習法
4. 實驗教學法
5. 論文寫作法
四、教學過程
1. 課前準備
(1)上網收集關于日月潭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相關資料,繪制地圖,制作PPT或海報。
(2)了解和掌握調查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環境調查表、樣本調查等。
(3)制定小組分工,確定分工和任務,按照分工和任務分配工作。
2. 案例學習
(1)通過案例分析方式介紹日月潭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使學生了解其特點和價值。
(2)通過實地考察和實驗室實踐,讓學生了解日月潭的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群落,培養環保意識和素養。
3. 研究項目
(1)學生進行小組研究,通過實地調查和實驗檢測,獲得關于日月潭水生動植物的數據和資料。
(2)小組匯報調查和研究結果,分析和討論數據,并得出結論和提出建議。
4. 論文寫作
(1)根據調查和研究結果,讓學生分組進行論文寫作,使學生鍛煉分析、綜合和創新能力。
(2)根據學術規范和要求,學生寫出完整、有條理、科學嚴謹的論文。
5. 課堂討論
(1)學生進行小組和全班討論,分享調查和研究的成果和收獲,交流思想和發掘問題,提高探究和探索的能力。
(2)學生進行全班辯論,探討和解決與日月潭保護和發展相關的問題。
6. 課后總結
(1)學生對本課程所學的內容進行總結,填寫學習筆記或寫下學習感悟。
(2)學生評價本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課程效果,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評估。
五、教學評價
1. 學生團隊論文的學術水平和科學合理性。
2. 學生為解決日月潭的問題所做出的解決方案和具體實踐行動。
3. 學生對調查研究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