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泡茶的基本操作與步驟。
2.了解泡茶的分類與不同的泡茶工具。
3.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1.泡茶的基本操作與步驟。
2.泡茶的分類與不同的泡茶工具。
【教學難點】
1.掌握好每一步的細節。
2.不同種類茶葉的適宜泡茶的方法。
【教學內容】
1.泡茶的基本步驟:
準備茶葉、泡茶器皿、涼開水;
倒入少量熱水,使茶葉吸水發開;
倒入適量涼開水,不要泡過多;
等待一段時間,茶湯變黃,變透亮,溫香撲鼻;
倒出茶湯,品嘗香味,享受美妙的口感。
2.不同種類茶葉的泡法:
(1)龍井茶:水溫不超過80℃,適量用量,先浸泡5s,后再加入逐漸增加溫度70-80℃的開水;
(2)鐵觀音:水溫100℃,泡3分鐘左右為宜;
(3)普洱茶:水溫100℃,初泡10-15s后,再泡時漸漸加長時間。
【教學方法】
1.示范法。
2.講解法。
3.合作操作法。
【教學手段】
1.模擬泡茶器材以及茶葉、水。
2.教學實踐。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茶葉、泡茶器皿、涼開水等。
(2)預先準備好茶具及杯子。
2.引入新課:
(1)教師介紹本節課的重點任務。學習泡茶的基本步驟,了解泡茶的分類以及不同的泡茶工具,并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2)讓學生看一段泡茶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感受一種簡單自然的禪茶文化氛圍。
3.點撥與引導:
(1)講解泡茶的基本步驟,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一遍并糾正錯誤的操作。
(2)講解不同種類茶葉的泡法,讓學生有一定的認識。
(3)講解如何科學地保存茶葉。
4.合作操作:
(1)讓學生結成小組,每個小組需要有一個負責人。
(2)根據不同種類的茶葉,組織本組開始進行泡茶操作,制定完善的計劃與方案。
(3)通過不斷的討論和商量,合作完成泡茶流程,并對結果品嘗評價。
5.總結評價:
(1)講解/demo實際操作:教師會依次講解泡茶原則以及注意事項,同時為學生進行喝茶動作的演示。
(2)課程評估:學生互評與教師的課程評估。
【教學參考】
1.《禪茶逍遙》
2.《茶文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