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泡茶過程科學教案
知識目標:
1. 理解茶味、茶葉的成分與作用;
2. 掌握泡茶的步驟和技巧;
3. 了解茶道文化。
能力目標:
1. 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
2. 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 結合文化知識,認識茶文化、茶道文化。
情感目標:
1. 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2. 培養(yǎng)品茶的文化情趣和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1. 理解茶味、茶葉的成分與作用;
2. 掌握泡茶的步驟和技巧。
教學難點:
1. 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 結合文化知識,認識茶文化、茶道文化。
教學過程:
Step 1 了解茶的種類
討論:同學們知道哪些種類的茶?這些各自具有什么特點?
PPT展示茶的種類,讓同學了解不同種類的茶的名稱和特點,如綠茶、紅茶、黃茶、烏龍茶等。
Step 2 了解茶葉的成分與作用
展示茶葉的成分和作用的PPT,讓同學認識到茶葉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多酚類化合物、兒茶素、茶黃素、茶紅素等成分,這些成分的存在,不僅可以美容養(yǎng)顏,還有抗氧化、消脂減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作用。
Step 3 掌握泡茶的步驟和技巧
教師演示泡茶的步驟和技巧,然后同學們可以分組演練。
泡茶的步驟:
1. 鍋燒開水,用沸水沖泡茶葉。
2. 用開水清洗茶具,燙杯瀝水。
3. 茶葉洗滌,洗過后取出8克左右的茶葉,放入茶壺中。
4. 先用溫水浸泡一分鐘,浸軟茶葉。
5. 倒入開水(水量視茶具和人數而定,大約2-3倍茶量),蓋上茶壺蓋。
6. 等待約2分鐘,茶葉自然降至壺口以下,呈現(xiàn)出黃綠色。
7. 慢慢將茶湯倒入杯中,以呈現(xiàn)出抹茶般的泡沫為宜。
8. 可以數次重復泡茶。
泡茶的技巧:
1. 一定要用熱水,盡量不要用開水,避免傷茶葉。
2. 中途不要移動茶壺,以保持泡茶的均一性。
3. 一般情況下,泡茶的溫度大約在80-85℃之間。
4. 可以在茶葉中放入少量的花瓣,增加花香味。
5. 泡茶時間過長,容易造成茶水的苦澀味,所以要盡早倒出茶水。
Step 4 了解茶道文化
介紹茶道,帶領同學們探究茶的歷史源遠流長,具有悠久的歷史,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讓大家深入了解茶道文化,了解日本、中國、韓國等國的茶道文化差異。
Step 5 總結
讓同學自己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內容。
布置作業(yè): 茶道小品制作、茶葉圖片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