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手術操作精細,要求手術器械精良,術者必須同時具備雕塑家一樣的藝術審美觀和一流的外科手術技巧。在人們剛剛開始嘗試這些手術時,由于器械的限制和經驗的不足,為了更好的暴露手術區,往往需要從面頸部皮膚直接切口,以降低難度,這種術式存在很多不足。
隨著手術器械改進得越來越精巧,人們的經驗也逐漸豐富,上述三種常用的改臉型手術已經可以只通過口腔內切口來完成,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手術效果也越來越好。
以下頜角肥大手術為例。常規下頜角截骨術有口內切開法、口外切開法和口內口外聯合切開法。手術時應用微型擺鋸、骨鑿或咬骨鉗去除肥厚寬大的下頜角。這幾種方法均有其適應范圍及優缺點,如口內切口法切口隱蔽,面部無手術痕跡,但切除骨量較少,手術并發癥較高(如面神經總干或及分支損傷造成面癱或局部面癱,面動脈、頸外動脈、下牙槽動脈損傷造成大出血等),以韓國為例,該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6%。口外切口法發并發癥相對略低,去除的骨量也較大,但切口暴露,術后有切口疤痕。
口外切開法下頜角肥大(方臉改瓜子臉)手術還有一個非常危險的并發癥——神經損傷,手術可能會損傷面神經下頜緣支,導致頸闊肌的中上部分、降口角肌和降唇肌癱瘓,面部變形(特別是面部有表情動作如微笑等時)和不對稱。 口內切開法不留皮膚疤痕,是比較理想的手術入路,但必須降低口內切開法的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效果。現在,我們采用口腔內手術入路,用帶護套的銑骨旋轉銼替代損傷和風險相對較大的鋸、鉆、鑿、鉗咬,可以高質量低風險地完成高顴骨降低手術、下頜角肥大手術和下巴成型等手術。
這種中國整形專家發明的全新頜骨三維立體塑形手術,其核心是應用中國頜面整形專家發明的專利銑骨設備,對頜骨進行三維立體磨塑,由于其對頜骨磨削范圍及骨去除量遠大于傳統截骨術的截骨范圍,故其頜骨整容效果也較截骨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因其完全放棄了擺鋸、骨鑿、咬骨鉗的使用,故其手術安全性也大大提高,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僅為0.11%。這種全新的頜骨整形手術現已逐漸成為國際整形界替代傳統截骨術(即韓式截骨術)的標準術式。
這種頜骨三維立體塑形手術還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就是手術可以不在全麻下進行,避免了全麻術中的風險和全麻術后喉頭水腫等不適。本術式可在局麻或靜脈鎮定鎮痛加局麻下完成,術后不需要經歷全麻術后復蘇過程。病人除了不用擔心術中的不適外,術后通過應用“止痛泵”,可以完全避免術后疼痛。“止痛泵”能在術后48小時內持續、微量地給予止痛藥,使病人的術后恢復處于一個愉快的狀態。
術后5天就可以拆除繃帶出院,此時術區軟組織的腫脹并未完全消退,手術的效果此時只顯示80-90%,最好的手術效果要在半年之后才能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