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 掌握泡茶的基本方法。
2. 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 增加學生的社交能力。
二、教學內容及教學步驟:
1. 前奏。
教師先問學生,你們好喝什么樣的茶,喝過那些茶,這點是詢問學生的喜好和經驗。然后詢問學生,你們了解那些種類的茶,了解什么是茶漬,這點是為學生的操作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2. 制茶。
教師用投影或櫥窗舉行制茶的操作展示,依次為學生解法:
① 取茶(茶葉數量為適中量),置入茶杯中;
② 燒開水,70度左右;
③ 泡茶(注入熱水,泡3-4分鐘后倒入茶杯),茶葉沉淀后即可飲用。
3. 品茶。
學生泡好茶,各咬一口,品嘗后,老師帶領學生分析,這樣做的好處,體會泡茶的技巧等等。老師指導學生認真品味,要注意,茶香,茶味和喝后有什么體感等等。
4. 后續。
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整理現場,加強學生的社交意識。要求學生,相互協調,老師更是要給予指導。老師注意設立檢查,符合規范的學生要及時表揚。
三、教學建議:
1、教師宜慢語、輕語、調和語,要讓學生理解所說的每一個字,不要過于追求節奏。
2、教師宜立志、虛心、嚴整、寬容,作為學生的榜樣,要在語言和行動上給予學生正能量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