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明翰故居位于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禮梓村余家組,又被稱為“合家堂”。其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已有超過270年的歷史。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大院朝南,采用土磚木結構,除北邊外墻以青磚砌筑,北邊為土磚墻。大院共分兩進六廂,共有45間房屋,總面積達到2316平方米。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出生于湖北省秭歸縣,在衡陽市洪市鎮長大。他跟隨祖父母在湖北、江西等地度過童年時代,并在12歲時隨全家遷回衡陽。夏明翰年少時就接受了父母追求科學民主和維新變法思想的影響,培養了熱愛讀書和善于思考的習慣。1917年春,夏明翰進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就讀。在校期間,他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閱讀進步書籍,并參加反對軍閥的活動。夏明翰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民主斗士,他的故居展示了他的生平事跡,是一處非常值得游覽的文化勝地。
2、珠暉塔是衡陽市雁城三塔之一,位于茶山坳鎮藕塘村的拜亭山上。這座塔建于清代,由安徽巡撫衡陽人王之春主持興建,耗資6萬兩白銀,歷時13年建成。珠暉塔高10丈5尺,磚石結構,有七層八棱和石階旋梯。正門西南向,上方鐫刻著斗大楷書“珠暉塔”三個字,兩邊是漢白玉雕刻的對聯。塔基四周刻有飛禽走獸圖案,塔內拱門嵌有石刻碑文,原為6塊,現存4塊,是江蘇學政王先謙撰寫、寧夏知府黃自文手書。登上塔頂,可以俯瞰周圍數十里的壯麗山河景色。南望雁城,氣象萬千,北瞰蒸湘水域,汪洋恣肆。珠暉塔得名于其地勢之高,早晨迎接朝陽,傍晚披上彩霞,璀璨奪目,如同珠玉生輝。此外,塔前還有廊廡和僧房等建筑。
3、湘南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寺廟,經歷了多次修繕,現為石墻鐵瓦建筑。站在寺院前的石臺上可以遠眺湘江如練、群峰如螺的壯麗景象。明朝的嚴嵩曾來參觀此寺,并贊美其美麗和寧靜。寺右的文殊洞內曾供奉文殊菩薩。此外,距文殊洞上方300米的地方有南岳著名的貫道泉,泉水清冽異常。湘南寺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是南岳重要的景點之一。
4、蔡侯祠和蔡倫墓位于湖南省耒陽市城關鎮,建于清代,是為了紀念造紙術的發明家蔡倫。蔡倫因其貢獻被封為龍亭侯,故人們在他故宅旁邊建立了祠堂進行祭拜,稱之為蔡侯祠。該建筑長約198米,寬45米,周圍環繞著一個池塘。此外,還有一座蔡倫祠,采用磚木結構,門額上刻有“蔡侯祠”三個字,門聯上寫著:“芳池月映,故宅風存”。進入祠堂內,可以見到蔡倫的墓碑和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