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炎的引發原因有哪些呢
肺炎是指肺實質的炎質,按病因可分為細菌性、霉菌性、病毒性和支原體性肺炎。臨床常見的是細菌性肺炎,其中約90%~95%是由肺炎球菌引起。
引起肺炎主要因素就是通過接觸公共設施、空氣、病原體接觸引起的病菌感染,所以體弱者應有佩戴手套和勤洗手的習慣。如果皮膚上患有皰疹類皮炎,也會有可能繼發引起肺炎。所以患有皮膚上的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當氣溫變換時,免疫力下降會讓細菌乘虛而入引發肺炎。要注意適時增減衣物,做好保暖預防感冒。長期的咳嗽可能會引發咽炎、支氣管炎,而這些炎癥會引起痰液,痰液內的細菌導致感染發展成肺炎。
還有一類肺炎是由于感染了病毒、寄生蟲、結核菌等等。這類病因引起肺炎一定要積極治療,注意休息、多吃瓜果蔬菜、多鍛煉,提升自身免疫力。
最后,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并且室也不應太過干燥,保持適量的空氣濕度,預防咳嗽。
二、肺炎有哪些日常護理
1:一般護理。囑病人臥床休息,病室要求空氣要新鮮,溫度達18~20℃,濕度為60%,環境要清潔舒適,開窗通風時應注意給病人保暖,防止受涼。高熱的病人機體代謝增強,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飲食,并鼓勵病人多飲水。
2:鼻塞使用細棉棒、吸鼻器。寶寶鼻塞、鼻堵時可用沾有溫水的棉棒濕潤鼻痂,一點一點地將鼻痂取出,爸媽注意千萬不可以用力過猛哦。選擇細小的棉棒,它比傳統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這時也能派上用場。
3:給氧。對于氣急,呼吸困難,紫紺的患者,應給予半臥位吸氧,并注意氧氣的濕化,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定時觀察血氣,使PaO2維持在正常水平。
4:敷額頭(退熱貼)、酒精擦身。如果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冷毛巾敷額頭可以給寶寶降熱,去熱貼也可以選用哦。另外,30%~50%的酒精擦身也可以幫助寶寶物理降溫。
三、肺炎患者的飲食注意哪些
保證充足能量。肺炎患兒因有較長時間高熱,體力消耗嚴重,故應提供充足能量,尤其注意攝入優質蛋白如畜瘦肉、禽瘦肉、魚、蝦、蛋、奶,只要不過敏,就能進食。0—1歲嬰幼兒應喂養充足的母乳或配方奶和/或足夠的輔食。
供給足量礦物質酸堿失調是肺炎的常見癥狀,所以應讓孩子多吃些新鮮蔬菜或水果,以補充礦物質。蔬菜以深色為佳,如菠菜、空心菜、西紅柿等。要多吃含鐵豐富食物,如豬肉、鴨肉、雞肉類等;也可選擇奶制品等高鈣食物。
發熱期應以低鹽少油清淡半流質飲食或軟食為好,少量多餐。飲食相對清淡不過于油膩,利于容易消化吸收;應禁忌堅硬及含纖維高(韭菜、芹菜)、有刺激性的食物。不吃生的大蔥、洋蔥、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氣喘等癥狀;水果選擇也應具有多樣性,常見的水果如蘋果、梨、橘子等都可以,不必以“梨”為寵,將梨視為“藥物”般神奇。水果能否生吃,應根據孩子個體情況,冬天將水果溫熱或用微波爐適當加熱即可;用排骨、雞肉、魚等燉湯也是美食之一,但重點在于吃湯里的肉,喝湯則為輔。湯可以讓孩子享受美味的同時又補充水分,但本身并不具有太多營養,營養多還在燉湯的肉類里;保證水分充足供給,以防止加重癥狀。需要提醒的是,對于病情較重或存在營養不良的患兒,應及時咨詢營養(醫)師,制定個體化營養支持方案。
四、肺炎患者應該注意什么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臨床主要癥狀為發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難等。所以要早發現、早治療。
肺炎病人平時的飲食要以營養物質的補充和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為原則,多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適當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及牛乳、米湯、等,可補充維生素C、A、D、復合維生素B等。
平時生活中大家要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態,是否有神志模糊、昏睡和煩躁的現象,痰液的色、質、量的變化情況及患者的血壓、體溫、脈搏和呼吸等,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就診。
肺炎病人日常要注意保暖,遇到天氣變冷或變涼時要適當增加衣物,同時要盡可能臥床休息,正確處理工作和休息的關系,避免過度勞累,提高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遠離疾病。
大家在患上肺炎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要積極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科學的治療和護理,相信肺炎的疾病很快就會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