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奶結
產后分娩后,由于開始脹奶時沒有及時讓孩子吸吮,后來奶再脹時,奶水就無法流出來了。原因在于:人類腦下垂體受到抑制后會導致乳汁分泌減少;因奶脹引起乳腺炎,而使奶水減少;再者,職場媽媽增多,每日早出晚歸的,嬰兒吸吮的次數不夠,致使乳腺無法正常分泌乳汁;部分媽媽乳頭短小、凹陷,因喂奶造成乳頭受傷而不得不減少讓寶寶吮吸的次數,造成奶量減少、奶水不足的情況叫做奶結。
奶結是怎樣形成的
奶結,也就是我們的乳管出現堵塞的現象,乳汁被困在乳房里面,久而久之出現的結塊,導致奶水減少。它通常是這樣形成的:
1.有些乳媽在剛剛賬奶的時候,沒有給寶寶及時吸出來,待之后再賬奶的時候,奶水就困在乳管里面無辦法流出來了。
2.乳媽的腦下垂體收到外界的抑制后,導致乳汁的分泌量減少。
3.賬奶太久導致乳腺炎的產生,使得奶水量減少。
4.乳媽上班后,給寶寶吸允的次數大大減少,使得乳腺無法正常分泌出乳汁。
5.有些乳媽天生乳頭過小或者乳頭凹陷,或者乳頭受到了傷害而使寶寶的吸允次數減少,從而導致奶水收縮。
要預防奶結的產生,關鍵在于要預防乳汁被困。最好的辦法是經常讓寶寶吸允奶頭,每次哺乳都盡量讓寶寶把乳汁吸干,注意乳頭清潔,避免乳頭受傷,多對乳房進行按摩,養成定時哺乳的習慣。如果是先天性乳頭凹陷,則乳媽可以經常對其擠捏提拉讓凹陷矯正。
有奶結怎么辦
很多媽媽都有產后有奶結的困擾,其實,關于產后哺乳期遇到奶結這個問題,很多媽媽們都會經歷過,那該怎么辦好?治療方法如下:
1、敷。熱敷會加強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環,進而加快愈合。熱毛巾擰干,敷在RF上,注意圍成圈形,中間露出RT,敷幾分鐘,待毛巾溫度下降,就要重新泡入熱水并絞干,如此反復,5分鐘左右。
2、揉。輕柔的按摩也有助于治療。方法如下:先從疼痛點的后方開始,左手端托患乳,然后,右手四指(即食指至小指)采用推、揉、按的手法,疏通患乳的硬結、腫塊。再用右手五指指腹順輸乳管的放射方向從乳根至乳暈部,輕拿揉抓,疏通淤乳。最后,右手食指與中指夾持患側乳暈及乳頭部,不斷向外輕輕挑提,淤乳即噴射而出。
3、梳。在按摩、吸奶的同時,也可用木梳梳,烤熱的木梳最好,要從腋窩往乳頭方向梳這樣可以讓打結的血管疏通。
4、吸。熱處理和按摩之后立即哺喂寶寶(最好讓寶寶多吸,寶寶就是最好的吸奶器)或者用吸奶器吸奶,有助于緩解堵塞。
結奶后發燒怎么辦
日常生活中,很多新媽媽們在生完孩子后,都會遇到這些問題,如奶結初期容易忽視乳房的小硬塊,慢慢的奶結引發炎癥,出現奶結發燒癥狀?奶結發燒了怎么辦呢?
哺乳期的寶媽們碰到奶結發燒時候最好先使用物理手法降溫,看能否控制,并疏通奶路,如果不行再選擇藥物治療,并且寶媽要記住在發燒期間尤其是使用藥物期間不給寶寶喂奶,以免引發副作用,不利于寶寶成長。
1、多喝水
人體中的水分有調節體溫的功能,因此在發燒時經常會有流汗后停止發燒的現象,這就是借由汗水的蒸發來降低身體溫度,讓體溫下降。基于流汗的觀念,喝一大碗驅寒的姜湯,再蓋上厚厚棉被悶出一身汗,來幫助新媽媽退燒;但以現代觀點來看,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無水可出汗,仍然無法帶走大量的熱量,而且反而會因為散熱不良導致體溫上升。
2、消炎藥
奶結發燒的寶媽們最好是口服退熱藥物,同時一定要讓奶水流出的,盡量把奶水吸空,這樣在口服消炎藥物,會好的,否則就去醫院靜輸消炎藥物治療。
3、飲食清淡
奶結發燒的寶媽們注意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擠壓乳房,可進行局部熱敷,可口服乳癖消,頭孢克肟片消炎,可以輸液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藥物進行消炎。
奶結怎么按摩
媽媽需要先從疼痛點稍后的位置向前按、推、揉地逐漸疏通。可一只手托住乳房,將另一只手的指腹順著輸乳管的放射方向從乳根向乳暈稍用點力氣地揉抓,以疏通淤乳。接著用食指和中指輕輕夾住乳暈,多次向前提拉,模仿寶寶的吮吸動作,即能排出淤積的乳結。
媽媽發現有乳結后切莫緊張,謹記保證乳量是預防乳結的關鍵。無論是工作還是身體的原因,都需要維持正常的產奶量,母乳喂養路雖難,但掌握方法就能一路輕松順暢。
治奶結的偏方
敷仙人掌。仙人掌30~50g,去刺削皮后搗成糊狀,配以適量蜂蜜調勻,均勻涂于患處,以紗布敷蓋,每日外敷2~3次,一般2~3日顯效,1周可治愈。仙人掌性寒,局部貼敷可借助滲透作用達到解毒消炎之功效,本法經濟方便,值得推廣應用。仙人掌去刺很麻煩,處理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哦,記得每次吃完奶要排空。
敷卷心菜葉子。卷心菜葉子扣在乳房上可化解奶塊,卷心菜要買扁圓形的那種,越大越好。
絲瓜瓤煮水喝。中藥店買點絲瓜瓤。然后冷水和瓜瓤放到鍋里煮水喝。如果無效的話,要及時到醫院找醫生治療。
敷蒲公英+米酒。到草藥鋪買些蒲公英,擂碎出汁后和上米酒,用紗布裹了敷在硬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