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一歲寶寶不吃飯的原因
攝食過量高蛋白
不少父母覺得只有寶寶吃進大量的高蛋白食物才有利于他的成長,于是,父母總是千方百計想要讓寶寶多進食一些高蛋白食物。寶寶攝食過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因為不能及時消化,沒有饑餓感,所以就沒有了食欲。
吃零食過多
有的父母只要寶寶喜歡吃的東西就給他買來一大堆,結果寶寶還不到吃飯時間就已經吃零食吃飽了,到真正吃飯的時候自然就沒有了食欲。
吃飯時間過于隨意
有的父母給寶寶吃飯大時間十分隨意,常常是寶寶想吃就吃,或者什么時候想起來,什么時候給寶寶喂上幾口,這些都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欲。
缺乏良好的就餐習慣
有的父母對寶寶就餐要求不嚴,寶寶常常邊吃飯邊看電視,或者邊吃邊玩,結果寶寶的注意力被分散,甚至根本就忘了自己在吃飯,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不好好吃飯的習慣。有的父母性子急,見寶寶吃飯磨蹭,就急切地搶過來喂飯養成了追著喂的毛病等等。
運動量不夠
有的寶寶比較安靜,不太喜歡活動,因此熱量消耗比較少,吃得自然也比較少。
寶寶有些積食
寶寶的食欲有高峰也有低谷,所以不能指望寶寶天天有好胃口。有的時候,寶寶在吃飯時用舌頭將飯菜頂出去,可能是因為寶寶有些積食,這是他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寶寶養成了挑食的毛病
寶寶不好好吃飯還可能與挑食有關。因為父母沒有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或者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數量與種類不夠豐富,都可能使寶寶對某些食品產生厭惡心理,導致寶寶不好好吃飯。
二、一歲寶寶不吃飯應該怎么辦呢
了解寶寶的食量。孩子的食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孩子往往是在春夏期間長身高。秋冬期間長體重,這兩者不一定是同時進行的。如不注意這一特點,一年四季都是一個食量,孩子就會得消化不良癥。如發現孩子體重一直不增加、臉色不好、沒精打采、有低熱,這是一種病態,要及時送醫院檢查。
加強孩子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新鮮的空氣和陽光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因素,常堅持鍛煉和戶外活動能促使孩子食欲增強和對營養的吸收。
不要給孩子吃獨食偏食。買回來的東西應該說是大家吃的,讓他分給大家吃,但可以說這個適合孩子多吃點,爸媽省給你,讓給你吃。教育他今后也要關心他人,教育孩子什么都要吃。
父母雙方均要造成良好地、愉快地時餐氣氛樹立榜樣。不論誰做的飯菜,都要說真好吃,不要挑食,不要談論與吃飯無關的事。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進餐情緒。
三、改善寶寶不吃飯的方法有哪些
1、他坐的位子要適合你喂食的高度,最好能有一點約束,比如坐在前面帶橫板的高腳椅子、有圈的小椅子里面等。不要太固守吃飯的時間,靈活掌握,在你認為他應該吃飯的時候(比如距上一次吃飯三個小時)給他吃,他不想吃,可以推遲半小時到一小時試試,或者反之,也可以提前給他吃。
2、吃飯以前三五分鐘給他洗手、戴圍嘴,離開玩玩具的地方,坐在一個安靜的,很少分心的地方喂他吃,也不要有別人看著他吃。
3、要耐心,把吃的東西切碎,撕小,一次喂一小口,等他吃完了,再喂第二口,不要讓他噎住,給他可怕的經驗。
4、飯菜的口味要掌握好,不要太淡或太咸,不要用味精,要注意色、香、味。
5、在他疲倦,情緒不好時,不要勉強他吃,可以等待他恢復精神,情緒正常時再吃。
6、要做愛吃飯的榜樣。當你吃飯時,興致勃勃,什么都愛吃,讓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四、寶寶不吃飯的中醫治療措施
1.積極治療原發疾?。簩|體疾病或胃腸道疾病及時進行治療,去除病因。
2.調整家庭情緒:緩和家庭不和諧氣氛,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營造一種良好的“餐桌情緒”。
3.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家長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少吃甚至不吃零食,少吃冷飲,規律進食,避免對食物品種的特殊偏好等。
4.重視食品的色、香、味:食物良好的色、香、味特性,可通過視覺、嗅覺和味覺全方位地刺激大腦進食中樞,增加食欲和食量,改善厭食狀態。
5.糾正微量元素失衡:兒童較長時間食欲減退,可到醫院進行微量元素測定(末梢血即可)。如檢查血鋅低下,可遵醫囑適當補鋅。另外可進食含鋅較多的食物如動物肝臟、海產品、核桃、花生、黃豆、菠菜等。
6.中醫治療:采用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進行消食化積、調中理氣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