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視孕期檢查有什么好處
婦女在妊娠12周左右,要到戶口所在地或居住地的衛生院建立孕產婦保健卡,進行初查。孕期檢查有如下好處:
1。了解孕婦妊娠過程和健康狀況。對孕期合并癥和并發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及早采取撼施,避免病情發展,保障孕婦健康和胎兒正常發育。
2。對孕婦進行孕期保健、營養、自我監護的指導,消除孕婦對分娩的恐懼和顧慮,增強孕婦的建心和自我保健能力,減少孕期合并癥的發生。
3。通過早孕初查、詢問病史、全身體檢等方法,篩選出異常孕婦,并將其轉入有條件的醫院進行監護。
4。對有嚴重遺傳病和畸形胎兒史的孕婦,通過家譜分析稻遺傳咨詢。及早教出確診,果斷采取措施,防止某些遺傳病的蔓延。
5。通過產前檢查可發現某些異常情況,如骨盆偏小、胎位不正等,應予以糾正。有些歲不能糾正,亦可隨時監控。
產前檢查時間的安排:正常情況下,懷孕28周前每4周檢查1次;懷孕28周以后,每2周檢查1次;36周后,每周檢查1次。若發現異常,應隨時進行檢查。
二、孕期例行檢查都包含哪些內容
如果你去看醫生,他們會給你做些例行檢查,或者會把你轉交給專業的產科醫生。你與產科醫生的第次交談會花費很長時間,他們會詢問許多細節問題并將其記錄在案。比如他們會關注你以前的疾病或手術史,你是否對什么東西過敏;你正在服用的處方藥或正在進行的相關治療;你的婦產科歷史;包括你的月經周期是否正常、是否患有任何性傳染疾病、你的生育史、流產史;家族是否有雙胞胎或基因紊亂的歷史;你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你的飲食習慣、是否抽煙、喝酒、服用***、你的工作和健身習慣;你家族的病史,甚至包括你母親的生育史。提醒你,當今的大多數醫生都意識到你母親的生育史是不容忽視的。像你母親分娩的時間長短、她是否有過惡心癥狀、你出生時的體重大小,不能說這些細節和你自身的妊娠毫無聯系。
醫生對你進行的第一次例行檢查可能會包括:
1、“內診”以便確認妊娠,與你交談以便推測預產期。
2、可能還會進行一次尿檢以確認妊娠。
3、體重,測量身體其他部位的數據。
4、巴氏子宮癌檢驗(從你的子宮頸提取一些微小細胞)。
5、進行一些基礎的“全身體檢”——心跳、肺活量、血壓、骨盆、腹部。
6、檢查乳房和奶頭。
7、尿檢中如果蛋白質含量高,那么意味著你可能有健康問題。
8、血液檢查,以便確定你的血型,是否有貧血的可能,是否對風疹免疫,是否有肝炎、梅毒。向所有女性提供艾滋
9、例行體檢通常每月一次。到妊娠后期則需要每兩周一次,臨產前則每周一次。每次你可能都需要帶上尿樣以供檢測葡萄糖水平(這指示了血糖是否平衡)和蛋白質含量(藥店里***便宜的塑料采樣小瓶)。
每一次例行體檢醫生都會為你測量血壓,檢查腹部以測量子宮的大小,也許還要為你稱重。大約12周后,當醫生把聽診器放到你的肚子上時,你就會聽到胎兒的心跳了。
平日把你想向醫生了解的問題列在筆記里,這樣當你再見到他們時就不會想不起你打算咨詢的問題了。把醫生的回答不妨也簡單記錄下來,要知道,有時候我們的腦子會犯迷糊,事后會把醫生的解答和囑咐忘得一干二凈。
三、孕期血液檢查別忽略
很多孕婦對于孕期所要做的檢測沒有過多的了解。這就導致面臨檢查的時候,這些孕婦會產生焦躁不安的心理狀態。因此,即便是對孕期常規檢測一無所知的女性,最好也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識,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在檢查的時候手足無措。
作為產前護理的一部分,健康護理人員通常會要求你在懷孕期間做血液檢測。必要的血液檢查不僅僅是對女性自身身體狀況負責,更重要的是對腹中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這些檢測,你既不要過于擔心也不要感到焦慮。你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檢測的常識,那么當下一次醫生扔給你一張密密麻麻的檢測單的時候(醫生會認為你對此毫不知情),你就可以參與到其中并且提出一些極具合理性的問題了。
1.妊娠初期的血液檢測
在妊娠初期,對于胎兒是否有出生缺陷(例如伸舌樣白癡)的篩選已經完成了。通常會進行以下檢測:
A。血紅蛋白檢測是為了檢查你是否患有貧血
B。夫妻雙方的血型定性檢測
C。澳大利亞抗原
D。促甲狀腺激素檢測
E。常規尿液檢測
F。艾滋病病毒檢測是可選擇的。當然,醫生會建議做。
2.妊娠中期的血液檢測
妊娠中期的產前篩查可能包括許多中血液檢測,這些檢測可能指出女性懷有遺傳狀況和出生缺陷的胎兒的風險。
A。血紅蛋白檢測在每個妊娠階段都要做
B。妊娠相關蛋白檢測,測試懷孕早期胎盤所產生的蛋白質含量。如果蛋白質的含量異常,那么可能導致顏色體的異常。
C。懷孕14-18周內的甲型胎兒蛋白測試。甲型胎兒蛋白測試也被稱為母體血清甲型胎兒蛋白測試,這種測試是為了檢查懷孕女性體內的甲種胎兒球蛋白水平。甲種胎兒球蛋白含量反常,可能會導致預產期的估計錯誤,唐氏綜合征、脊柱開裂以及胎兒腹壁的生理缺陷。
3。妊娠后期的血液檢測
A。青光眼檢測
B。促甲狀腺激素檢測
除了以上這些提到的孕期檢測之外,當產前檢測指出你的身體存在對胎兒有影響的健康問題的時候,那么為了防止孕期的高風險,特殊的檢查也要進行。
因此,如果你懷孕了,并且對于缺乏一些醫學知識而感到局促不安的話,那么建議你牢牢記住這些檢查項目,并且準備一些問題用來詢問婦產科醫生。額外的知識對于孕婦來說有利無害。
四、孕后期檢查五個項目少不得
當孕媽媽們將醫生建議的檢查項目按照規定的時間檢測完畢之后,可能還需要進行其他一些產前檢查包括篩選測試、超聲掃描等來判斷寶寶的正常生長。本文將為您就后期的產前檢查作介紹。
1.測量寶寶
在產前檢查中,一般孕媽媽們不會進行體內檢測,但是助產士會觸摸腹部來確保孕媽媽的子宮以及寶寶的正常生長。一旦臨近臨盆期時,助產士就會觸摸孕媽媽的腹部來感覺寶寶現在處于什么位置。在懷孕20周左右時,助產士就會開始用卷尺測量腹部的大小,雖然這不是測量寶寶生長的精確方法,但是可以讓助產士粗略的知道寶寶的生長情況。如果助產士發現寶寶有任何生長異常情況,她會建議你去醫院進行超聲掃描檢測。
2.血液測試
血液測試時需要取樣,因此需要抽取部分血液。樣品用于檢測血液成分,判斷孕媽媽血液中是否含有某些病毒,孕媽媽是否貧血以及對風疹、梅毒、乙肝、鐮刀形細胞疾病是否有免疫作用。助產士應該確切的告訴孕媽媽們檢測的內容以及原因。
3.超聲測試
專家建議所有的孕媽媽們都應該盡早按時進行超聲掃描,以方便建立起寶寶的孕齡。大約在12到13周進行檢查。醫生還建議在18到20周左右時,再進行一次檢查,觀察寶寶是否發育正常以及胎盤位置。
4.篩選測試
如果你愿意,可以進行血液篩選測試,來檢查血液中某些化學物質的水平。血液中某些成分太高或是太低可以提示寶寶患脊柱裂或是唐氏綜合征的可能,但是結果并不確切。
5.診斷性測試
如果篩選測試顯示寶寶患脊柱裂或是唐氏綜合征的風險很高,那么你可能需進行診斷性測試來確定寶寶是否可能患有脊柱裂或是唐氏綜合征。不過,診斷性測試可能會引起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