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肛門流血的表現有哪些
1、鮮血便:一般來自回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柏油樣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藥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鑒別。
3、隱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很多人都簡單的認為,便血是普通的痔瘡引起的,忍忍就會過去了,或者簡單吃些藥,更有甚者根本不去理它。其實,很多肛腸疾病,如肛裂、肛瘺、直腸息肉甚至是肛腸腫瘤都可能引起便血癥狀!福州肛泰肛腸專家提示:“大便出血是人體消化道疾病的表現之一,可能涉及全身各器官系統,尤其下消化道惡性腫瘤90%都是以便血為前期癥狀。忽視便血,可能使許多疾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而終身遺憾……”
二、肛門流血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中老年人出現便血,特別是新近出現便血,應該比青年人更加引起重視。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乙狀結腸與直腸的腫瘤性病變(包括良性與惡性)明顯增多。
痔瘡:有外痔時可在肛門口摸到柔軟的小結節,內痔則摸不到。出血 量多且不與大便混合,有時只在手紙上沾有血跡,出血常與大便干結或排便時用力過度有關。
直腸、結腸癌:近年來這幾種病明顯增多,發病率增加了2-3倍。此病初時可見少量血液覆蓋糞便表面,隨著 病情發展,便血量逐漸增多,也可出現大便變細,甚至發生腸梗阻(不排便、不排氣、嘔吐、腹部出現包塊、腹痛)。糞便可有膿黏液及癌腫組織產生的特殊臭味。當全身出現癥狀,如食欲下降、消瘦、浮腫、貧血等,已屬病變晚期。
潰瘍性結腸炎:血色或鮮或暗,幾乎每次大便均混有血、膿黏,常有腹痛、腹瀉,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
大腸息肉:有的屬良性,有的易惡變(如腺瘤樣息肉、絨毛狀腺瘤)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可單個或多個。便血常呈間隙性,血色鮮紅,一般血量不多,血液不與糞便混合。糞便本身無特殊變化。
結腸血管發育不良:中老年人較多見,出血多為陷鮮血,出血量較多,大便本身無改變。
1、痔的便血:常見是鮮紅的,不與糞便相混而附于糞塊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后的滴血,嚴重的是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
2、肛裂的便血:便血量較少,多數在便紙上發現;大便時可伴有肛門劇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
3、息肉的便血:大便時無不適感,糞質正常,血常附于糞塊表面。
4、大腸癌的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粘液血便,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無糞便。如果癌腫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直腸癌約80%有便血。
三、肛門流血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呢
(一)傳統檢查方法
很多小的醫院對于便血的檢查還在運用指檢和視檢,這兩者檢查方法不僅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還容易出現誤診和誤治。
①指檢:醫生帶上塑膠手套,用食指和中指將肛門往外翻,將輪滑油涂抹于肛門處,然后將手指深入肛門內部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患者會承受極大的痛苦,也讓患者朋友尷尬不已。由于沒有實質性的來進行判斷,所以醫生只能夠根據自己的感覺判斷病情,從而來進行治療。
②視檢:醫生觀察便血的顏色、形狀、多少等等來進行判斷是否患有某種疾病,容易發生誤診。
(二)科學檢查——雙鏡齊下
韓國電子肛腸鏡采用了最新醫療設備視頻技術,能夠將患者的病癥畫面自動放大數十倍,讓患者和醫生在清晰、立體的畫面中更加清楚地觀察病癥所在,有效地找出病因所在,從而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避免了誤診和誤治的出現。
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腸鏡由于身形比較小巧,能夠在無痛、舒適的情況下深入肛門直腸內部,對病癥信息進行收集,并鎖定病癥直接傳輸到畫面中,能夠在最短世界內,讓醫患雙方都能夠清晰、直觀地觀察病癥,確診率達到了99%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檢查肛腸類疾病最佳的方法。
四、肛門流血的并發癥有哪些呢
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癥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大便帶血時應考慮下列疾病 :
(1)肛門疾病
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于內痔,Ⅰ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一線如箭,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劇。
(2)直腸疾病
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癥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于兒童。
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
③放射性直腸炎也可大便帶血,但應有放射治療史。
(3)結腸疾病
①結腸息肉:
a.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是6歲,無家族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和生長遲緩,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腸旋轉不良、臍疝和腦水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