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兒不拉屎的辦法
治療方法
1、食療法
吃奶寶寶
喂點米湯:吃奶的寶寶便秘時,只要每天給寶寶喂點米湯就可以了(當然必須瀝去米湯中的飯粒),也可用薏米少許煎水來喂哺。橘子汁、紅棗汁、白菜汁也是不錯的選擇。
胡蘿卜黃瓜汁(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飲用):
將適量的黃瓜、胡蘿卜切段,在榨汁機里加入少量礦泉水,然后加入黃瓜、胡蘿卜榨汁,加少許白糖或兌牛奶都可。給小寶貝喝時,可按1:1來兌水。黃瓜和胡蘿卜除了富含維生素外,胡蘿卜中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都可以預防和緩解便秘。
斷奶寶寶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果寶貝已經(jīng)添加輔食,可增加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菜泥、菜末、水果及菜粥;較大一些寶貝便秘時,可給吃一些粗谷類的食物或紅薯,還要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纖維蔬菜,尤其在過多攝取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后,更要及時補充果蔬。
2、人工通便
用石蠟油、開塞露、小的肥皂條等通便同時訓練排便習慣(僅限于便秘嚴重時使用)。
肥皂通便法
使用肥皂給寶貝通便,父母們可以試試下面這兩種方法:
肥皂水:用手指蘸上肥皂水在小寶寶肛門處按摩。這種辦法都能有效刺激小寶寶的肛門,使肛門括約肌松弛,利于排便;
肥皂條:用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厘米多長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后插入嬰兒肛門,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3、藥物治療
中藥治療:中藥治療小兒便秘效果很好,醫(yī)生會根據(jù)寶貝的具體癥狀采用不同的中藥治療。如果寶貝是由于“火大”,應該采用清熱瀉火的方法;如果寶貝是由于“陰虛”,應該采用滋陰清熱的方法治療。中醫(yī)的小兒推拿療法對便秘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媽媽可以帶寶貝去試一試。
癥狀嚴重時:寶寶若數(shù)日未解便,大便干結,千萬別長期服用瀉劑,以免影響營養(yǎng)吸收。此時應先用甘油栓或小兒開塞露通便。用開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藥液即可,擠入后要讓藥液停留在腸內(nèi)至少3~15分鐘,讓藥液軟化糞塊才排便。若擠入后立即拉出,那就白費了。
二、嬰兒不大便應該要怎么預防
1、 改變飲食結構:主張母乳喂養(yǎng),乳母應注意飲食均衡,不宜過食高蛋白食物,如雞蛋、牛肉、蝦、蟹等,應盡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出現(xiàn)便秘時,可另加潤腸食物,如加糖的菜汁、橘子汁、蜜糖水、甜煉奶等。
2、人工喂養(yǎng)兒易發(fā)生便秘,可適當減少牛奶的喂入量,添加輔食,如牛奶中加糖,喂食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幼兒可多進食蔬菜、水果、粗糧、番薯等。
3、對營養(yǎng)不良的患兒應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力,使腹壁和腸壁增厚,張力增加,從而改善便秘的癥狀。
4、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建議小兒要做到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非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輕易更改排便時間,不隨意減少排便次數(shù)。對于便秘患兒,便前可先讓其做下蹲動作,增加腹壓,或順時鐘方向按摩腹部,促進腸管蠕動,達到排便的目的。
5、 中藥對小兒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中醫(yī)認為,本病為胃腸結熱、津虧腸燥而致,治宜滋陰清熱、潤腸通便為原則,可用火麻仁、瓜蔞仁、牛膝、知母、玄參各10克(嬰兒酌減),煎水飲用以治便秘。
三、嬰兒不大便的治療偏方是哪些
寶寶的一舉一動牽扯著父母的新,特別是孩子生病了,家長會特別心疼。但是,由于沒一個家長對照顧孩子并不是很在行,因此,就會有很多的寶寶健康情況發(fā)生。尤其是嬰兒不大便的的情況,就讓很多的家長擔心不已。那怎樣才能盡快的讓自己的孩子健康呢?嬰兒不大便的治療偏方有哪些?
嬰兒的胃腸功能發(fā)育不完善,排便也不是太規(guī)律,1天2—4次大便或2—3天1次大便都屬正常,只要吃奶好、日常行為良好、體重增加就沒有問題,對寶寶的健康沒有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胃腸功能逐漸發(fā)育完善,排便也會逐漸規(guī)律起來。
如果寶寶平時排便很規(guī)律,但突然2天以上不排便,并表現(xiàn)吃奶差、易哭鬧、腹脹等現(xiàn)象,就說明寶寶便秘了,需要使用一些措施幫助通便。
寶寶出現(xiàn)排便困難時,可在手指上涂些植物油,在寶寶肛門周圍輕輕按摩一會兒或用棉棒浸油脂插入肛門, 保持2—3分鐘,即可幫助排便。
以上措施不要經(jīng)常使用,防止抑制寶寶的排便反射而形成依賴。
四、嬰兒不大便如何判斷是便秘呀
新生兒由于解便機制未發(fā)育成熟,所以無法定時解便,常常要大便積多,直腸壁的神經(jīng)感受到膨脹壓力,引發(fā)反射性的解出,這就是有些嬰兒幾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溫度計刺激,因為可引發(fā)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吃母奶的小孩,由于母奶吸收較完全,大便量較少,有些嬰兒反而會好幾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隨吃隨解。所以,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斷新生兒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觀察大便性狀,如果性狀正常,幾天不大便也屬正常。
嬰兒不大便不一定就是便秘,嬰兒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據(jù)排便頻率為標準,而是要對寶寶大便的質(zhì)和量進行總體觀察,并且要看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每個孩子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數(shù)也有差別,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嬰兒每日排便次數(shù)可能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養(yǎng)的嬰兒則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狀及量均正常,寶寶又無其他不適,就是正常的。
寶寶便秘四信號
大便量少,干燥;
大便難于排出,排便時有痛感;
腹部脹滿,疼痛;
食欲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