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竇炎出現時小兒有哪些癥狀
專家介紹,如果孩子經常發生頭痛,單側或雙側鼻塞,多流粘膿鼻涕,而且注意力不集中,不愛吃東西,做家長的這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
據報道,兒童平均每年罹患6~8次以上呼吸道感染,每次發病都可累及鼻竇,多數可自行痊愈,約5%的病兒可形成慢性鼻竇炎。這是因為當孩子感冒時鼻腔粘膜發炎,若治療不及時,鼻腔的炎癥便會蔓延并侵入鼻竇而引起急性鼻竇炎。
兒童鼻竇炎是怎么回事?要了解鼻竇炎,首先要從鼻竇說起。鼻竇是圍繞鼻腔周圍骨骼里左右對稱的空洞,共有四對。每一對鼻竇都有向鼻腔內開的口叫竇口,細小的竇口極易因鼻腔異物或炎癥變得更加狹小或被阻塞,因而影響鼻竇的通氣和引流。鼻竇內也襯有一層粘膜并與鼻腔粘膜相連續。感冒是引起兒童鼻竇炎的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如果孩子有齲齒,沒及時治療,致使齒根發炎,可以誘發接近齒根的上頜竇發炎。鼻腔異物的存在,妨礙了鼻竇內分泌物的引流,也會引起鼻竇炎
鼻竇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鼻竇炎的主要表現為:孩子患感冒1周后,本應逐漸痊愈,但這時鼻涕反而增多,且多是膿涕,甚至還有點臭味,仍然發燒、頭痛、鼻堵,還不愛進食。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可轉為慢性鼻竇炎。流黃鼻涕、鼻堵,經常頭痛、精神不振、記憶力差是患有慢性鼻竇炎的典型表現。
二、小兒鼻竇炎多見于10個誘因
1、兒童鼻竇竇口相對較大,感冒易經竇口侵入鼻竇;且鼻腔及鼻道狹窄,通氣和引流不通暢;
2、自身抗病能力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均較差,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紅熱和流行性感冒等)。
3、扁桃體腫大或腺樣體肥大影響正常呼吸。
4、先天性免疫機能不全或特應性體質,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小孩的過敏性鼻炎約有65%會并發鼻竇炎。
5、在不清潔水中游泳或跳水。
6、鼻腔異物、鼻外傷而繼發感染。
7抵抗力低,營養不良,免疫力差或對外界空氣的不適,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傳染病(如流感、麻疹、肺炎等),這些均可導致鼻竇炎。
8、在變態反應性疾病的同時,可并發過敏性鼻竇感染,如哮喘等。
9、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鼻腔腫脹、異物等均可導致鼻竇引流不暢及鼻纖毛消除率下降而引起鼻竇炎。
10、跳水誤將不潔之水嗆入鼻腔、鼻竇,導致細菌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為肺炎球菌、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三、慢性鼻竇炎可能會引起哪些并發癥
1、顱內并發癥:并發硬腦膜外膿腫時癥狀并不典型,診斷比較困難,除鼻部癥狀外可有頭痛加重(臥位尤甚)、惡心嘔吐 脈緩等癥,并發硬腦膜下膿腫時自覺癥狀有頭痛、發熱和腦膜刺激征。嚴重者可出現對側面部及上肢肌肉癱瘓或抽搐,膿腫 破潰后可引起化膿性腦膜炎。
2、骨髓炎: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經久不愈者易引起顱、蝶、篩、上頜骨骨髓炎。以額骨骨髓炎常見,除鼻竇區壓痛外,頭 痛性質是悶脹樣鈍痛。骨髓炎經久不愈還可有黃綠色鼻涕,x線拍片顯示骨質結構不清、死骨形成和鼻竇骨壁缺損。
3、病灶和下行感染:鼻竇化膿性分泌物從鼻咽部向下流注,可引起咽炎,扁桃體炎,中耳炎,氣管炎等病。化膿性鼻竇 炎作為感染病灶,還可引起感染性關節炎,腱鞘炎和皮膚病。
四、小兒鼻竇炎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1、改正錯誤的擤鼻涕習慣和方法
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患者通常擤鼻涕,當鼻涕粘稠不易擤出時,患者往往會使勁擤,這樣可能會引發化膿性中耳炎,所以擤鼻涕一定不要太用力,一下擤不出可多擤幾下。
2、積極治療鼻息肉是預防鼻竇炎的一個重要措施
鼻竇炎患者如果并發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伴有鼻息肉的鼻竇炎已經被列為鼻竇炎的一種單獨類型,所以積極治療鼻息肉是預防鼻竇炎的一個重要措施,最佳的治療方法是內窺鏡下低溫等離子消融術。
3、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患有慢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炎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患感冒時,癥狀往往比沒有鼻炎的人嚴重得多。這是因為感冒會加重鼻炎和鼻竇炎發作。而鼻竇炎、鼻炎患者對感冒的抵抗力較弱,因此比健康人更容易感冒,形成惡性循環。
有效預防感冒,應多運動,鍛煉體質,增強自身抵抗力,如游泳,跑步,打球等。另外冷水洗臉也可以增強抵抗力。
4、不亂用血管收縮劑等藥物
鼻腔血管收縮劑有很多種類,其中慢性鼻炎、鼻竇炎患者不可長期使用或禁用。因血管收縮物能使鼻粘膜鼻管收縮,鼻腔的空間得以擴展,所以鼻子得以暫時性的通暢,但過幾個小時后鼻子又阻塞起來,而且阻塞更重。如果長期反復使用,就形成惡性循環,最后可導致鼻腔血管舒縮機能失調,嗅神經末稍變性,出現越滴越勤,而鼻塞越來越重,嗅覺越來越差的現象,最后形成物性鼻炎,給治療帶來了困難。
當我們發生無緣無故的出現鼻腔堵塞的時候就應該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鼻竇炎了,并且在生活當中,我要注意其中的調理方式,有效的進行自我護理,避免造成感冒,以免導致更多影響,希望患者盡早治療。平時也要注意避免造成疾病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