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嬰兒幾個月才能把尿
有些媽媽交流經驗的時候,就會發現,把握寶寶尿尿的規律非常重要。比如說,新生兒,可能剛剛喝完奶或者喝完水就立刻要小便,有的甚至喝的時候就會小便。慢慢等到寶寶大些了,就能稍微控制一點點,吃完奶或者喝完水15分鐘到30分鐘,就會有尿,這個時候把一把也許就能尿出來。寶寶有一個共性,就是睡醒了都會尿尿,寶寶醒了,稍微休息休息就把尿,這個時候一般都會尿。寶寶到了一歲半的時候,尿道括約肌才會發育成熟,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寶寶才能控制自己的尿便。這之前,都要靠媽媽的觀察。最后,我還想說幾句。照看寶寶,最好讓他經常接觸大自然,接觸小朋友,鍛煉生存能力和交際能力。如果有充足的時間,不如放在戶外活動上,讓寶寶呼吸新鮮空氣。如果還有大把時間,就可以適當的把把尿,鍛煉一下寶寶的控制能力也不錯啊。
二、怎么掌握把尿的方法
寶寶沒日沒夜地包著紙尿褲,會不會很不舒服呢?經常聽到老人家說要給寶寶把把尿,這樣既可以讓寶寶的小PP通風透氣,又可以鍛煉他的排便能力。但是,具體該怎么做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1、掌握寶寶大小便的信號學習辨認寶寶何時將要排便,就像學習辨認寶寶在饑餓時嚎啕大哭一樣。細心的媽媽要不斷地觀察、學習、記錄、總結,一定會找到寶寶大小便時發出的特有信號。一般而言,預示寶寶排便的信號多種多樣,例如哼哼聲、左右擺動、發抖、皺眉、哭鬧、煩躁不安、放氣、不專心吃奶等。2、幫助寶寶建立條件反射寶寶從出生到五六個月,有一個對排便功能的學習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如果成人對寶寶的排便要求及時做出反應,可以幫助寶寶慢慢建立條件反射。以后只要將寶寶抱成排便的姿勢,并配合“噓噓”、“嗯嗯”的誘導聲,寶寶就會排便了。不過即使如此,訓練成功的幾率也不高。對此,媽媽們不必著急,更不能強迫寶寶,應該明白此階段訓練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幫助寶寶形成條件反射。3、適時訓練不容錯過寶寶出生1~2個月就可以開始進行大小便訓練了。這個時期寶寶每天排尿次數多、間隔短,具體次數因人而異。一般寶寶會在剛睡醒、吃完奶或飲水后15分鐘左右時,最有尿意。連續兩次后,間隔會長一些。媽咪們了解了這些規律后,就可以有意識地把尿了。如此連續執行15~30天,即可養成習慣,注意不要隨意更改訓練時間。把尿的便盆也最好放在固定的位置,這樣有利于形成條件反射。
三、帶尿不濕的好處在哪
寶寶用尿不濕好嗎?好處一、可導致尿布疹事實上,尿不濕并非完全是紙質的,其相對于普通尿布來講透氣性自然是不理想的。尿不濕的內層海綿、纖維雖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長期使用會對嬰兒的肌膚造成傷害。由于它的不透氣,緊貼嬰兒皮膚,易使局部溫度升高,如果尿濕以后,不能有效地排出潮氣,容易生尿布疹。其它方面一般無不良影響。寶寶用尿不濕好嗎?好處二、節省精力和時間尿不濕可省去平時照顧寶寶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可以省去外出時的麻煩。如寶寶出門時帶尿不濕、既可以省去媽媽給寶寶更換尿布的麻煩,也可以降低攜帶大量更換衣物出門的尷尬。寶寶用尿不濕好嗎?好處三、保證寶寶睡眠質量為了嬰兒和成人的休息,尿不濕可以在夜間適當使用,不僅可以降低寶寶醒來的頻率,還對寶寶的睡眠質量有幫助。建議媽媽選擇透氣輕薄、吸濕力好、尺寸適合的知名品牌的產品,并注意及時更換以及做好臀部護理,從而保證寶寶的健康。
四、寶寶帶尿不濕的弊端在哪
1、每天用尿不濕超過兩塊,寶寶的屁股得不到與空氣和陽光接觸的機會,容易得紅屁股;2、如果用質地不柔軟的尿不濕,寶寶腹股溝處容易被磨破。建議:1、每天晚上用尿不濕,白天用尿布,這樣一天的用量不會超過兩塊;2、買好一點,柔軟一些的尿不濕。尿布濕使用方便,只是透氣性能差,其不良后果就是可引起寶寶過敏,尿疹,濕疹.購買尿布是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那樣才衛生,才能保證質量,使用才能放心。建議白天還使用尿不好,晚上為了寶寶睡個好覺,可以用尿不濕.孩子再出生2個多月就會用哭聲表達尿尿的意思了,再大一些就會用動作來表達,如果孩子的表達信號沒有得到回應,久之就會消失,那樣的話孩子只要有便意就會隨時方便,所以等孩子慢慢大了,就要養成按時把尿的習慣,仔細觀察它尿前的動作表現,查找規律,養成良好的習慣。關于尿不濕的危害的分析,希望可以幫到媽媽們,在嚴寒的冬季和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給寶寶用尿不濕,但是白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盡量避免給寶寶使用尿不濕,讓寶寶的屁股可以保持干燥、衛生,避免紅疹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