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嬰兒舌苔黃膩是怎么回事
1、苔質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標準。透過苔質能見到舌體,稱之薄苔,否則為厚苔。黃色是表明體內有熱,中醫上認為舌苔是胃氣夾食物之氣上潮于舌頭所成。
2、舌苔厚,有口氣,一般說明胃有點小問題。如果目前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可先從飲食起居調養入手。保持生活規律,情志舒暢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膩,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煙。
3、舌苔厚,黃還要看看會不會膩,中醫講的“膩”就好比是東西“油”的感覺,如果有那說明是體內有濕熱,需要化濕清熱。
4、單純舌苔厚黃,黃說明體內有熱,建議晚上食物吃清淡點,偏涼一點,不飲酒,自身能較快調理過來,因為舌苔有時和天氣也有相關關系,夏天暑濕勝,舌苔易厚,這些如果沒有特殊不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吃些化痰清熱的東西,如:薏苡仁,蓮子,芡實,茯苓,陳皮等等,均有一定療效。
5、除了望舌苔外,建議看看自己舌質,可以和嘴唇對比,如果是偏紅,就是屬熱,偏淡多屬脾虛,偏暗就有可能是血瘀了。
二、寶寶舌苔的異常癥狀有哪些
癥狀一:舌苔少舌頭發紅
正常健康寶寶的舌體應該是大小適中、舌體柔軟、淡紅潤澤、伸縮活動自如、說話口齒清楚,而且舌面有干濕適中淡淡的薄苔,口中沒有氣味。一旦寶貝患了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傳統醫療部主任李建指出,如果寶寶感冒發燒,首先表現為舌質發紅,舌苔黃白略厚,如果體溫較高,舌質絳紅,舌苔干燥,說明寶寶熱重耗傷津液。發熱常常伴有大便干燥,寶寶口中往往會有較重的氣味。
對策:物理降溫 多飲開水
李建指出,此時如果發現寶寶發熱的話,應及時進行物理降溫。如果溫度過高或高燒不退,應及時就醫。此外,還要注意多給寶寶飲白開水,少食或不食油膩食物。李建建議此時可購買新鮮的蘆根或者干蘆根、菊花、金蓮花煎水給寶貝頻頻飲用。
癥狀二:黃白色舌苔黏黏厚厚
如果寶寶的小舌頭上,可看到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同時口中會有一種又酸又臭的穢氣味道,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平時飲食過量,或進食油膩食物過多,脾胃消化功能差而引起,老百姓管它叫“積食”。
三、寶寶舌苔厚黃飲食療方法有哪些
寶寶舌苔厚黃怎么去掉?寶寶舌苔厚黃主要與積食導致的上火有關,媽媽需要照顧好寶寶的飲食,給寶寶多喝些溫熱的白開水,或喝一些蔬菜水,保持生活規律,情志舒暢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膩,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煙。 寶寶舌苔厚黃,可以給寶寶吃蘋果,香蕉,蜂蜜等這些食物可以用來促進腸胃的蠕動,適當地為寶寶增加一些粗纖維食物,比如粳米粥。
1、香蕉根與蜂蜜各適量。
制法與用法:把香蕉根洗凈,搗碎,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1500~2000毫升,加蜂蜜調服。多次頻飲。
2、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6克、粳米30克。
制法與用法:將前三味共放砂鍋內煎水后去渣,加入粳米煮粥服食。每天1劑,連服數劑。
3、鮮苦瓜200克、豬瘦肉100克、食鹽適量。
制法與用法:將鮮苦瓜去核切塊,豬瘦肉洗凈切片,共放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煲湯,用少量食鹽調味,飲湯食苦瓜及瘦豬肉。
四、如何預防寶寶體內濕氣
寶寶舌苔薄白而滋潤,如果發現寶寶舌苔厚厚的,也就是舌苔膩,舌苔油,這就說明體內有濕熱,需要化濕清熱,從這點上看,如果寶寶舌苔既黃又厚,不僅要飲食清淡,還與天氣有關,特別是夏季,以暑濕為主,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房間的通風,和寶寶的防潮濕護理,或者有意識的吃些化痰清熱的東西,如:薏苡仁,蓮子,芡實,茯苓,陳皮等等,均有一定療效。
寶寶怎么防“潮濕":
1、保持寶寶衣物干燥
寶寶衣物干燥,是防潮的最重要的一部,春天下雨多的季節,一定要讓寶寶衣物吹干,抓住晴好的天氣多曬太陽,夏天暑濕的節氣,一定要寶寶勤換衣物,寶寶衣服汗濕了就要及時擦干,并換掉
2、注意飲食
在飲食上,兒童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飲酒,少吃油膩食品,多吃溫熱的食物,減少濕病之源;大人在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姜片,姜是溫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適當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紅小豆類食物,對預防濕癥有很大幫助。 另外,要少吃蝦、蟹等濕滯的海鮮。脾胃濕則容易引起過敏,濕困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蝦、蟹等濕滯的海鮮,此時應適當少吃,況且這些高蛋白食物難消化,過多進食也會增加脾胃負擔。 而且,還要注意飲食衛生。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要注意兒童平時的飲食衛生,不吃霉變食物;水果要洗凈、消毒后食用,對于楊梅、桃子等時令鮮果要適量取食,不要暴食,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祛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
3、住所常通風
常通風,多抽濕。祛外濕,不要久居潮濕之地,盡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風。
4、多運動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平時可以多帶寶寶做運動,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適當的身體鍛煉很有益,能夠幫助寶寶將體內的濕氣和熱量散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