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人懷孕早期要去檢查嗎
女人懷孕早期要去檢查嗎?女人懷孕早期要去檢查,這樣對母嬰都有好處,下面是孕早期的一些介紹:
在妊娠早期(停經六周左右),孕婦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多,胃酸分泌減少及胃排空時間延長,導致頭暈、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厭惡油膩、惡心、晨起嘔吐等一系列反應,統稱為早孕反應。這些癥狀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妊娠12周后隨著體內HC***平的下降,癥狀多自然消失,食欲恢復正常。但要提醒孕婦的是,并非所有的嘔吐都是早孕反應。
懷孕對于想要寶寶的女性來說是一件極為開心的事情,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會跟著出現一些變化,一般情況下,這是不需要太擔心的,但是,有些女性的癥狀會比較嚴重,或者是一些不正常的早孕反應,這就應該要引起注意了,必需要及時的檢查治療,下面看看專家是怎么介紹的。
大約有半數的孕婦在停經6周左右,會出現早孕反應,表現為頭暈、乏力,倦怠嗜睡、喜酸味、食欲不振、偏食,惡心、嘔吐等。
早孕反應有輕有重表現不一。大多喜歡吃酸味食物,厭油膩葷腥,有的一聞腥味或其它特殊氣味就會吐,有的一會兒喜歡這個,一會兒又喜歡吃那個,惡心嘔吐一般是在清晨起床、空腹時發生,有的一天可反復多次。
早孕反應是正常的生理性妊娠反應,一般在妊娠12周(3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療。至于孕婦本身,不要精神過于緊張,不要因為擔心胎兒的營養不足而過于勉強地大量進食。
另外,少數孕婦反應嚴重,表現為持續惡心,頻繁嘔吐,甚至吐出粘液泡沫,明顯消瘦,皮膚、口腔粘膜干燥,眼球下陷等,這就不是一般的生理反應了,而是變成了病態,醫學上稱妊娠劇吐,會影響母胎健康,應到醫院就診。
早孕的癥狀是根據每一個女性的體質不同而不同的,雖然說一般情況下早孕的反應是很正常的,但是女性朋友們也不能放松警惕,如果早孕現象過于嚴重或者出現上面介紹的一些不良反應,孕媽媽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檢查,以排除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最后,專家祝大家身體健康。
每個懷孕的女性都可能必須要經歷過的一段早孕時期,在這個時間點患者家屬應該做好孕婦的護理工作,盡量減輕孕婦的早孕反應,要注意調整應付的飲食結構以及生活習慣,注意加強對孕婦的體育鍛煉。
二、懷孕期需要注意什么
1、懷孕前3個月避免或減少性生活
因為在早孕期胎盤和孕婦母體的子宮壁連接還不太緊密,如果性生活不當,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造成流產的可能性。因此,懷孕前3個月是容易發生流產的時期,尤其是有流產高風險的孕婦。此外,懷孕早期不當的性生活還可能引起陰道感染,這是有的醫生建議你避免懷孕早期性生活的另外一個原因,孕婦養生很重要。
2、孕婦早期陰道出血需要立即就醫
如果發現陰道出血,哪怕只是少量的,也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即使陰道出血情況似乎已經停止了。雖然孕婦少量陰道出血可能沒什么大事,但也可能是某些嚴重問題的征兆。所以需要立即就醫檢查,以確定孕婦和胎兒都沒有問題,并排除發生并發癥的可能。
點滴出血是輕微的陰道出血,類似于月經初期或末期的出血量。陰道出血顏色可能呈粉色、紅色或褐色(血干后的顏色)。而陰道出血可以是比較多的出血,甚至大量出血。如果陰道出血情況很嚴重,或伴有劇烈疼痛,無法馬上去急診就醫,可以撥打120急救電話。
3、講究衛生
孕婦代謝旺盛,油脂分泌多,出汗更多,陰道分泌物也會增加、白帶增多。夏天應經常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痱子、毛囊炎等皮膚問題。洗澡水溫應適中,最好和體溫差不多或者略高于體溫。洗澡的時間不要過長,以10分鐘左右為宜。洗澡時浴室的溫度最好設定在26℃到28℃左右。洗澡水過熱會加速血液循環,導致胎兒宮內缺氧,更不能用冷水洗澡,以免引起宮縮。
孕婦出汗多時,衣衫要勤換勤洗,以防暑濕浸襲導致疾病。孕婦要經常清洗外陰,勤換內褲,以免外陰癤腫、毛囊炎、陰道炎的發生。
孕婦各個時期應該做好檢查,千萬別大意呦。
三、孕期產檢的誤區有什么
誤區1:早期不用去醫院檢查,用早孕試紙確認懷孕就行。
醫生解讀:調查顯示,孕婦對孕早期檢查不夠重視,早期產檢率僅為48.59%,有51.41%的女性做第一次產前檢查的時間是在懷孕12周之后。一些孕婦認為早期不用做檢查,到3個月以后建檔時再好好查就可以,還有些孕婦認為早期是胎兒生長的關鍵期,還是不要做B超了,以免對胎兒造成影響。其實,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研究表明,孕早期檢查是篩選高危妊娠、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產期死亡率的關鍵。因此,孕媽媽應提高對孕早期檢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懷孕早期到醫院做的檢查主要包括:
1、做檢查確認懷孕。
2、進行B超檢查,排除宮外孕。一些女性停經后出現少量陰道流血,以為是先兆流產,盲目保胎,最后出現宮外孕破裂、腹腔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癥狀。
3、測量基礎血壓,孕早期或未孕時的血壓,對于妊娠中晚期的血壓升高程度的判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4、了解孕媽媽孕前已經患有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這些均有可能影響孕期母兒安全,因此懷孕早期,應讓醫生充分了解孕婦的基礎病史。
誤區2:產檢一定要找大醫院和主任醫師。
醫生解讀:這個誤區在準爸媽中普遍存在。現在的小夫妻大部分都只能生一個孩子,一旦懷孕,就去最大的醫院產檢,還想方設法找最有名的主任醫師。其實,孕媽媽們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大醫院人滿為患,主任醫師又要等待很長時間。對于一般的正常產檢,在縣、區、市一級的醫院就可以了,如果有問題,再去省一級醫院就診。一開始選擇正規的醫院、離家較近的、就診條件較好的就可以了。也建議孕媽媽盡量在同一家醫院做產前檢查,這樣能夠方便醫生全面地掌握病情,做出更好的處理。但是唐氏篩查、孕婦心臟B超等建議去較大的醫院做。
誤區3:不必在意產前檢查的次數和間隔,有時間去就行。
醫生解讀:你會按醫生規定的時間去產檢嗎?在現代,大部分孕媽媽都身在職場,在孕育寶寶的同時還要兼顧工作,因此不一定完全按醫生規定的時間去產檢,也有些孕媽媽因為不想動、天氣不好、產檢沒啥作用等理由擅自修改醫生安排的產檢計劃。我經常在門診見到,兩個月沒來產檢的孕婦胎兒發育遲緩,比正常孕周小1個月,或孕婦血壓升高危及母兒安全等現象。還有些孕婦又會特別緊張,在醫生兩次預約之間自行增加產檢次數,或今天在這個醫院產檢,明天在那個醫院產檢,事實上,這也是不必要的。研究顯示,額外地增加產檢次數,并不能改善妊娠的結局。
其實,產前檢查的次數和時間間隔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國根據自己的國情、醫療技術的發展水平制定出了相應的產前檢查方案,這樣的安排能更好地監測胎兒的生長發育和母親的生理狀況,從而判斷是否適宜繼續妊娠,評估妊娠的安全性。
四、孕期b超檢查的目的有哪些
1.監測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如測定胎頭至胎臀的長度,推算胎兒孕周;測定胎頭的雙頂徑、頭圍、腹圍及股骨的長度,判斷胎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等。
2.觀察胎兒的生理活動:如呼吸情況、身體運動、肢體運動、吞咽動作、張力是否良好等。當胎兒在宮內缺氧時,這些活動會明顯地減少或消失。
3.測量羊水量:羊水過多或過少,都可能預示有胎兒畸形。
4.了解胎盤的情況:胎盤的結構、成熟情況、與子宮壁之間有無出血、位置、有無血管瘤的存在等,可以明確診斷出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等危險情況。彩色多普勒超聲可通過檢測胎兒臍動脈、腎動脈、腦動脈等大血管的血流參數,評估胎盤的功能及胎兒是否有宮內缺氧、窒息等情況。
5.發現胎兒畸形:孕18~20周胎兒的各個器官已發育成形,此時可看出胎兒是否有畸形,如胎兒肢體畸形、內臟畸形、神經管畸形、無腦兒、脊柱裂、小頭畸形等。使用分辨清晰的b超儀,更可診斷出胎兒的肢體畸形、唇腭裂畸形等。在此期間發現胎兒畸形,容易終止妊娠。
6.做損傷性檢查時的輔助手段:介入超聲的發展,使孕早期絨毛的吸取、臍帶和羊水的穿刺定位更為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