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腸胃炎發作吃什么藥好
第一類藥:調整菌群失調制劑。這類藥物常見的有培菲康、整腸生、媽咪愛等等。對于急性胃腸炎以及慢性腹瀉等情況,都可以服用這些藥物緩解腹瀉癥狀,而且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也比較小。
第二類藥:思密達。這是一種止瀉劑,進入人體后可以形成保護胃腸道的粘膜層,從而緩解嘔吐癥狀。有助這種藥物是從天然礦物質當中提取而成的,所以具有較高安全性,對于兒童急性胃腸炎也使用。
第三類藥:沙星類藥物。這類藥物主要有氟哌酸膠囊、諾氟沙星、環丙沙星等。但使用這類藥物前,需先閱讀說明書,根據說明書指示進行服用,又或者是依照醫生指示服用,切忌過量。
第四類藥:鹽酸小檗堿片。這種藥物又被稱為“黃連素”,價格適中。特別使用于大腸桿菌或痢疾桿菌所致腸道感染情況。服用時每次使用0.3到0。4克,一天服用2到3次。
二、調治急性腸胃炎的方法有哪些
(1)脾胃虛弱:天稟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失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吐逆凈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10弱。
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
方藥:人參3克、白術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中成藥:人參健脾丸。
(2)寒濕停滯:吐逆凈水。惡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并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渾身關頭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藥: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藥:霍香正氣水。
(3)食滯腸胃:惡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后痛減,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方藥: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萊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中成藥:保和丸,香連化滯丸。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治療急性腸胃炎
在日常生活中, 急性腸胃炎的治療就是應該盡量臥床休息,并且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專家指出,脫水是諾如病毒腸胃炎的主要死因,因此,防止脫水是最重要的環節。對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或口服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補水也要注意,不要一味的喝白開水。最好飲用含適當鹽分、水分的電解質水溶液,如果拼命喝白開水恐怕會導致體內電解質不足,引發抽筋現象。藥店里能買到的補液鹽也可買回自己沖服。
需要提醒的是,經過初步的急性腸胃炎的治療,急性腸胃炎的急性癥狀消失,但不意味著消化道功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這時的飲食治療是相當重要。如急性腸胃炎初愈后就開始正常飲食,甚至進食油膩及辛辣食物或飲酒,尚未恢復功能的胃腸道就會不堪重負,出現腹脹等不適,有些還會轉為慢性胃腸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腹瀉等。
一般在急性腸胃炎后5~7天內,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急性腸胃炎的治療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襲:即戒煙、酒、濃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少服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等。其次,飲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頓不可過飽,不主張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負擔。
急性腸胃炎的治療一般先進食比較清淡的流質、半流質,如米湯、粥、新鮮果汁,逐漸增加一些蛋白質食物,但忌油膩、油炸食品,并且在開始進食宜少量,等胃腸道功能恢復后,才開始正常飲食,并注意休息。
四、急性腸胃炎有什么飲食禁忌
一、限制飲食 在疾病初期或病情不嚴重時,僅通過簡化飲食,病人也可以有效地控制胃腸炎。此時胃腸道的吸收和蠕動處于不正常狀態,過多攝入食物,會加重消化器官負擔,增重病情。
二、流質飲食 稀飯或粥,應大量喝水,以避免腹瀉造成脫水。過度頻繁的嘔吐和排便,會減少身體組織的水分和電解質。因此,增加液體攝入量是必須的,以彌補損失。液體中含有大量的糖和電解質(鉀,鈉),還可以幫助減少腹瀉。
三、忌油膩飲食 避免油膩和柑橘類食物,因為它們可能會加重病情。嘔吐后,不要立即喝水或飲料,等待至少半個小時候,才頻繁的小口攝入少量液體。
四、忌冰淇淋等奶制品 奶制品會加劇腹瀉。含***飲料也應該避免,以免加重刺激。
五、少吃多餐 在急性腸胃炎癥狀消失后,患者才可以在飲食中包含固體食物。胃腸炎的癥狀一般在2天內消退。應該吃家里自己烹飪的食物,而避免從外面買回的加工食品。不建議在患病期間吃大餐,因為胃還不能夠適當的消化固體食物。重要的是每天頻繁的吃小餐。在經過10-15天后,病人可以吃煮熟的蔬菜,水果和少量低脂肪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