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兒打預防針異常反應
寶寶接種疫苗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可能會發生。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范接種過程中或接種后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如果出現低燒、頭痛、輕度腹瀉、偶爾有皮疹,往往在2-3天內可自行消失,是正常的反應,不用擔心。但如果出現的是過敏性皮疹、過敏性紫癜、過敏性休克和暈厥等癥狀,被稱為疫苗接種異常反應,需要采取緊急對癥處理措施。
1、過敏性皮疹
過敏性皮疹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蕁麻疹、皮疹大小不等、呈淡紅或深色皮疹。一般在寶寶接種后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
2、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皮疹或出血點,大小不一,伴有關節發熱、腫、痛,有時出現消化道過敏癥狀。一般在寶寶接種后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
3、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出現休克體征。一般注射后幾分鐘即出現。
4、暈厥
暈厥的主要癥狀為輕者心慌、虛弱、四肢發冷、惡心欲吐,短時可恢復;重者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冷汗、四肢冰涼、甚至昏迷。
為了減少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必須規范預防接種服務。
首先,接種工作人員在實施接種前,應當告知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所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同時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接種禁忌等。
其次,接種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免疫程序或接種方案,按照規定接種操作要求實施接種,確保接種疫苗、接種對象、接種部位、途徑、劑量等完全正確。
第三,接種完成后,應按照要求留觀半小時,一旦發現可疑反應及時處理;懷疑為異常反應的,應及時跟醫務人員反映。
二、哪些新生兒不適合打預防針
打預防針雖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有效措施,但也并非人人適宜。有以下情況的孩子就不宜打預防針:
1、正在患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發熱的孩子,如打預防針,會使體溫升高,或誘發和加重疾病。
2、患傳染病后正處于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度過檢疫期的孩子,若這時打預防針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濕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孩子,打預防針后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尤其是麻疹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制劑等致敏原較強的預防針,更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有癲癇和驚厥史的孩子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或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制劑,易發生暈厥、抽風和休克等,更不宜打預防針。有嚴重佝僂病的孩子也不宜用骨髓灰質炎活疫苗。
4、患急慢性腎臟疾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化膿性皮膚病和化膿性中耳炎的小兒,打預防針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響孩子的康復。必須指出的是,小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要心臟功能好的照樣可以打預防針。
三、新生兒打預防針錯誤抱姿
錯誤一:蒙眼
很多寶爸寶媽不管寶寶多大,一打預防針就蒙住寶寶的眼睛,認為這樣寶寶就不會害怕,孰不知“黑暗”更讓寶寶產生恐懼心理。
錯誤二:顧上不顧下
孩子打預防針難免會動,會害怕,特別是3歲以上的孩子,有些家長將孩子的上半身往死里拽,卻不顧孩子下半身,結果兩條腿亂竄,既容易傷到旁人,也可能導致孩子被針頭劃傷。
錯誤三:哄騙或暴力
因為怕孩子打預防針不配合,有些家長就騙孩子“阿姨不打針,是給寶寶吃糖。”但當孩子發現是打針時情緒就會非常激動;還有部分家長在家經常會以打針恐嚇“不聽話的孩子”,這樣導致孩子對打預防針越加恐懼。
錯誤四:過于信任
有的孩子表面看起來很乖,家長就會放松警惕,打針時只是輕輕搭著孩子的胳膊,不用力抓住,誰知一打針孩子就會亂動,這樣很容易傷到孩子。
錯誤五:怕凍不脫衣
這個主要發生在冬季,如果露出部位太少,會影響消毒效果,同時也影響醫生找到準確的位置。正確的姿勢:采取摟抱式的接種體位。
孩子在接種疫苗時會掙扎、哭鬧,所以摟抱式的接種體位既能很好地固定孩子,又能讓孩子有安全感,適合家長采用。比如準備在孩子右大腿接種疫苗時,應讓孩子坐在家長的右腿上,家長應用右臂摟住孩子,使其頭部靠在自己胸前,將其左臂放在自己身后,并用左手握住孩子的雙側小腿。
四、新生兒打預防針注意事項
1、帶好證件。
接種疫苗時,爸媽需要帶上《兒童預防接種證》。這是寶寶接種疫苗的身份證明。當以后您為寶寶在辦理入托、入學時都需要查驗。
2、和醫生好好談談。
如果有什么禁忌癥和慎用癥,讓醫生準確地知道,以便保護好寶寶的安全,防止寶寶對某種物質過敏,誤打疫苗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3、給寶寶洗澡。
準備接種前一天給寶寶洗澡,把身上的臟東西都洗掉。接種疫苗的當天,最好給寶寶穿清潔寬松的棉質衣服,便于醫生施種。
4、特殊情況需暫緩接種。
如果小寶寶有不適,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腎炎、心臟病、濕疹、免疫缺陷病、皮膚敏感者等需要暫緩接種。
5、及時按住針口。
接種注射疫苗后應當用棉簽按住針眼幾分鐘,不出血時方可拿開棉簽,不可揉搓接種部位。
6、接種疫苗后休息30分鐘再離開。
寶寶接種完疫苗以后不要馬上回家,要在接種場所休息三十分鐘左右,如果寶寶出現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 可以及時請醫生診治。
7、多休息多喝水。
接種后讓寶寶適當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觸發其它疾病。
8、接種疫苗后當天不要洗澡。
接種疫苗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但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防止局部感染。
9、不同疫苗的注意事項。
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時內不能進食任何溫、熱的食物或飲品。接種百白破疫苗后若接種部位出現硬結,可在接種后第二天開始進行熱敷以幫助硬結消退。
10、接種疫苗后會有輕微反應。
接種疫苗后如果寶寶出現輕微發熱、食欲不振、煩躁、哭鬧的現象,不必擔心,這些反應一般幾天內會自動消失。但如果反應強烈且持續時間長,就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