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嬰兒不吃奶的四大原因
1、身體不舒服(例如在長牙、打預防針、生病等)
如果是長牙,可用較大孔洞奶嘴喝奶,減少吸吮時造成的疼痛。
或把奶粉與麥片、米粉等其他食物調成奶糊,用湯匙喂食。
2、因好奇、貪玩導致的不專心吃奶
喂奶時,周圍環(huán)境最好不要有讓寶寶容易分心的嘈雜聲音、事物等,以便專心進食。
3、生理性厭奶,胃口就是不好
厭奶超過2個月以上,體重、身高發(fā)育不良。
在平時可以給寶寶增強抵抗力,給寶寶喝牛初乳,可補充寶寶專用維他命,或請教醫(yī)生,是否使用開胃藥調整腸胃功能,增進食欲。
4、味覺開始發(fā)育
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希望嘗試新口味。
不要強迫喂奶,因為寶寶可能產生抗拒。
提供輔食最好用多樣化的食物變換不同口味;而且盡量用天然口味,不要添加調味料。
可嘗試轉換口感較佳且不含蔗糖的寶寶專用奶粉。
二、應對寶寶不吸奶的3大方法
不要用強迫的方式
有媽媽因為寶寶一整天不吃奶過于著急而打寶寶,還不停地對著寶寶喊:“你想干什么!”搞得寶寶一晚上不開心,聽到媽媽大聲說話就哭,睡覺還被嚇醒了兩次。后來才搞清楚,原來是寶寶肚子脹氣,放了好多屁屁后,又恢復了正常的吃奶狀態(tài),媽媽后悔得不得了。
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寶寶喝太少影響長身體而采用強迫方式,寶寶的身體狀況沒有異常,體重沒有減輕,家長就沒必要去強迫寶寶喝奶,因為這時候進食量少并不代表寶寶營養(yǎng)缺乏,強行逼迫反而會讓寶寶對吃產生恐懼。如果寶寶的體重變輕,身體出現(xiàn)了營養(yǎng)不良的狀況,這時候家長可以咨詢醫(yī)生,并考慮讓寶寶接受半流質的輔食。
給寶寶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秩序
不管厭奶究竟是什么原因,想要糾正過來,都得靠寶寶自己恢復饑餓感。給寶寶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秩序很重要,什么時候喂奶,寶寶也會形成固定的生物鐘,如果他愿意4個小時吃一次,你每過2個小時喂一次,他肯定不樂于接受,過于頻繁的喂奶會讓寶寶產生抵抗情緒。而且進食時候一定不要去逗弄寶寶,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對外界很好奇,如果進食時候身邊有別的吸引他的注意力,自然就會不愛吃飯了。
耐心引導寶寶度過“厭奶期”
厭奶期持續(xù)的時間會因人而異,從一兩個星期到半年都有,媽媽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厭奶期“斗智斗勇”。厭奶雖然不是疾病,但若是持續(xù)時間過長,寶寶越來越不覺得餓,食量越來越小,體重不再適度增加,在生長曲線表上,體重百分位下降兩個曲線,或者落后到第三百分位以下,就會造成“生長遲緩”,所以,寶寶厭奶期持續(xù)太久,就不能單純的等待他自然恢復。
三、寶寶厭奶期間的癥狀
生理性厭奶期:特征是嬰兒發(fā)育正常,活力很好,只是吃奶量暫時減少。“生理性厭奶期”在嬰兒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常發(fā)生在兩個時期。有的新生兒喝奶量一向正常,到2、3個月大,突然喝奶量減少,但活力、體重都正常,無任何病態(tài)。這主要是在2、3個月前吸奶是種反射動作,只要給予奶水就喝,但是之后就會按身體實際需要和食欲來調整奶量,所以食量可能會變少。
第二個時期是4-6個月以后,嬰兒的生理發(fā)育及感官功能愈來愈成熟,開始對周遭的環(huán)境產生好奇并喜歡探索,自然就容易對“吃”分心,這該是厭奶的主要原因。
另外,四個月之后可開始替寶寶添加輔食品,寶寶在吃了與牛奶不同的多樣化食物之后,很可能會“喜新厭舊”,變得不再只鐘情于“奶水”這種單一口味的東西。甚至對吸拇指或玩弄垃圾筒都覺得比喝奶好玩,所以會有厭奶的現(xiàn)象產生。
心理厭奶: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擾,致使孩子對吃奶,特別是配方奶喂養(yǎng)的興趣降低,出現(xiàn)進食奶量減少,因此被冠以“厭奶”。
1、 孩子進食時的環(huán)境過于嘈雜。隨著嬰兒長大,神經系統(tǒng)必將逐漸成熟。其中,表現(xiàn)在對外界事情的興趣逐漸增強。如果孩子進食時,家長的走動或其它聲音都可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在孩子進食時,爸媽可以自己也在進食或嘴里咀嚼食物,比如口香糖等,以此引導孩子進行咀嚼。孩子喝奶或進食時,家長最好不要說話或做其它動作,這樣孩子可以比較專心地進食。
2、 進食食物間味道差異較大。孩子在生后會盡快接受母乳或配方奶喂養(yǎng)。可是在孩子3-4個月時,很多家長會給孩子添加果汁、鈣水等味道比母乳或配方奶重很多的液體,而且這些液體也通過奶瓶喂養(yǎng)。這樣非常容易導致孩子的混淆。為何同為奶瓶進食的液體,會有味道上如此的差別。待孩子味覺有些發(fā)育時,他們就會作出選擇,躲避奶汁的喂養(yǎng),而等待果汁等味道較重的喂養(yǎng)過程。
因為食物味道上差別造成的“厭奶”只能通過調整味道來解決。比如:將配方奶中也加些果汁,同時停止果汁的奶瓶喂養(yǎng),待孩子再次接受配方奶后,逐漸減少配方奶中添加的果汁量,最后停止添加果汁。為了繼續(xù)給孩子提供水果中的營養(yǎng),可采用果泥,小勺喂養(yǎng)的方式。
病理性厭奶:孩子除了厭奶外,還出現(xiàn)相應的其它異常表現(xiàn),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易哭鬧等日常生活規(guī)律的改變和發(fā)熱;嘔吐;腹瀉等疾病表現(xiàn)。病理性厭奶一般伴隨急、慢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鵝口瘡,造成口腔疼痛,會使嬰兒食量突然變少。急性呼吸道感染,導致鼻塞,嬰兒吸奶時無法換氣,也會厭奶。還有急性腸胃炎,尿路感染造成腹痛、發(fā)燒,嬰兒會哭鬧不安。最嚴重的厭奶狀況,則是患有敗血癥的嬰兒。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除了厭食,還有腹脹、嘔吐、發(fā)燒或呼吸急促、活力不佳等情況,就應立即就醫(yī)。
四、寶寶不愛吃輔食怎么辦呢
不斷嘗試,調整食物口感
如果剛開始喂輔食,寶寶出現(xiàn)不喜歡輔食的表現(xiàn),這可能只是寶寶不適應。不適應輔食的質地或者用勺子喂食的感覺,媽媽要不斷地嘗試,根據(jù)寶寶的月齡及時改變食物質地。
變換烹飪手法
寶寶不喜歡吃的食物,可能變換一種烹飪手法寶寶就會接受了,所以不要輕易放棄一種食材,媽媽可以通過食材的組合,烹調方法的不同,讓寶寶慢慢接受。
選擇可愛的餐具
造型可愛,顏色鮮艷的餐具也會讓寶寶覺得吃飯是一件好玩的事。
尊重寶寶的意愿,不強迫進食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食量,不要強迫寶寶一定要把碗里的東西吃完,也不要強迫寶寶吃他不喜歡的東西。強迫寶寶吃東西,他就會將不開心和吃飯聯(lián)系一起來。
飯前不要吃零食
餓的時候胃口自然就會很好,寶寶也同樣,所以在喂輔食前不要讓寶寶吃太多零食,讓寶寶自然形成饑飽感。
創(chuàng)造良好的用餐環(huán)境
寶寶不喜歡吃輔食,有的時候不一定是食物的問題而是環(huán)境的影響,環(huán)境嘈雜,一邊玩一邊吃,或者以玩玩具作為吃飯的獎勵,這些自然會分散注意力,影響寶寶的食欲。
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飯,但不能吃大人食物
我們都知道一群人一起吃飯的時候會覺得飯菜更香,可以安排寶寶和大人一起進餐,看到別人吃飯也可以引起寶寶的食欲,但可千萬不要給寶寶喂大人的飯菜哦,大人的飯菜都口味偏重,寶寶嘗過之后自然不會喜歡口味清淡的輔食了。
讓寶寶自己動手吃
不要怕把衣服弄臟就拒絕寶寶自己拿著東西吃,6-10個月寶寶其實對自己抓著食物吃有著濃厚的興趣呢,這種好奇心既可以提高寶寶的食欲還能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