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律不齊是怎么回事呢
1.各種器質性心臟病 ?如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心內膜炎等,由于心臟的竇房結和傳導系統受病變的侵害,很容易發生心律失常,所以心律失常幾乎見于各種類型的心臟病。
2.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水、電解質失衡 ?心臟的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心臟的離子平衡失調等;除心臟因素外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癥介導的心肌乏氧、全身及心臟局部酸堿平衡的調節障礙等,具備了心律失常的離子和代謝所必備的基礎,形成心律失常的條件因素,因而常常誘發心律失常的發生。
3.藥物的影響 ?多種藥物可以引起心律失常,比如非保鉀利尿藥、洋地黃類藥物、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力農和米力農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或者經過改變離子通道,或者穩定細胞膜,或者改變心臟的不應期,或者作用于心臟的受體,達到防止或終止心律失常的目的。但是,抗心律失常藥物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如果應用不當,也能介導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4.全身性或其他系統疾病 ?如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代謝疾病、創傷、手術、心臟導管檢查等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的發生。
5.正常人 ?在情緒激動、驚嚇、憂郁、飲酒、飲濃咖啡等會發生竇性心動過速或期前收縮。健康的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發生心律失常。一般講人的一生總會有心律失常發生。
二、心律不齊的檢查方法是什么呢
(1)體表心電圖:是心律失常診斷的最主要手段。臨床上采用12導聯心電圖。可以從心臟的立體結構方面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和部位。然而12導聯心電圖由于記錄時間短,不容易描記到短暫心律失常的圖形。所以臨床上常常采用P波清楚地導聯(Ⅱ、Ⅲ、aVF和V1導聯)較長時間描記,便于捕捉心律失常。
(2)食管心電圖:可以清晰描記P波,對12導聯心電圖P波記錄不清楚的患者,很容易獲得P波信息,有助于正確診斷。
(3)心電圖監測:為克服心電圖描記時間短,捕捉心律失常困難的缺點,人們采用心電圖監測的方法診斷心律失常。
①床邊有線心電圖監測:適用于危重患者。
②無線心電圖監測:便于捕捉患者活動后心律失常。
③動態心電圖:也稱Holter心電圖,連續記錄24h或更長時間的心電圖。它的出現解決了只靠普通心電圖無法診斷的心律失常問題。
④電話心電圖:將心電圖經過電話的途徑傳輸到醫院或監控中心,有助于了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時的心律失常情況。
(4)體表His電圖:采用心電的濾波和疊加等方法,記錄到的His電圖,能幫助分析心房、His束和心室電圖的相互關系和順序,輔助復雜心律失常的診斷。
(5)體表心電圖標測:采用數十個體表電極同時記錄心臟不同部位的心電圖,便于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點以及傳導順序和速度的異常,尤其對異常通道的診斷有價值。
三、心律不齊的癥狀是什么呢
1.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各種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偶發房性期前收縮可使冠狀動脈血流量減低5%,偶發室性期前收縮降低12%,頻發性的室性期前收縮可降低25%,房性心動過速時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35%,快速型房顫則可降低40%,室性心動過速時冠狀動脈血流量減低60%,心室顫動時冠狀動脈血流量可能為零。
冠狀動脈正常的人,各種心律失常雖然可以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降低,但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對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種心律失常都可以誘發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現為心絞痛、氣短、周圍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腦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不同的心律失常對腦血流量的影響也不同,頻發性房性與室性期前收縮,腦血流量各自下降8%與12%。室上性心動過速下降14%~23%,當心室率極快時甚至達40%。室性心動過速時可達40%~75%。
腦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動力學的障礙不致造成嚴重后果。倘若腦血管發生病變時,則足以導致腦供血不足,其表現為頭暈、乏力、視物模糊、暫時性全盲,甚至于失語、癱瘓、抽搐、昏迷等一過性或永久性的腦損害。
四、心律不齊的治療方法都是什么呢
(1)藥物治療: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療方法。由于心律失常的復雜性,藥物作用的方式和途徑也不一樣。一般藥物的應用以口服為主,急性發作則采用靜脈或氣霧用藥。外用藥物應用較少。由于心律失常機制復雜而多樣,許多因素還不很清楚,所以臨床用藥有一定難度。一般原則應根據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選擇作用針對性強,療效明顯而不良反應小的藥物。
(2)電學治療:心律失常的電學治療近年來發展很快,既有緊急情況下的電復律,也有根治心律失常的導管消融。主要有:
①電復律(同步或非同步):包括最常用的體外電復律、外科應用的經胸心外膜電復律、經食管電復律、電生理檢查時的心腔內電復律和ICD等。
②電刺激法:是一種經食管或心腔內快速刺激而終止心律失常的方法。
③起搏治療:已經從單純治療心動過緩,向治療心動過速領域發展。
④導管消融:該法發展較快,治療的范疇和適應證不斷擴展,治療效果也越來越好。
(3)機械治療:比如刺激迷走神經、壓迫眼球、刺激咽部等。
(4)手術治療:包括旁路或慢通道切斷、長QT時的交感神經節切斷、室性心動過速的手術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