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罐減肥是不是有用呢
拔罐減肥法的調節作用是建立在負壓或溫熱作用的基礎之上的,首先是對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給予機體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經系統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達到大腦皮層;加之拔罐法對局部皮膚的溫熱刺激,通過皮膚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徑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發生反射性興奮,借以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使之趨于平衡,并加強大腦皮層對身體各部分的調節功能,使患部皮膚相應的組織代謝旺盛,吞噬作用增強,促使機體恢復功能,陰陽失衡得以調整,使疾病逐漸痊愈。其次是調節微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微循環的主要功能是進行血液與組織間物質的交換,其功能的調節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義。且還能使淋巴循環加強,淋巴細胞的吞噬能力活躍。此外,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力,這有助于機體功能的恢復。
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使熱寒得以交換。以大火罐、水罐、藥罐最明顯。溫熱刺激能使血管擴張,促進以局部為主的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毒素加速排出,改變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白細胞和網狀細胞的吞噬活力,增強局部耐受性和機體的抵抗力,起到溫經散寒、清熱解毒等作用,從而達到促使疾病好轉的目的。
二、拔火罐減肥的穴位有哪些
一、背部穴位
1、背部的穴位主要是選擇閃火法,應該在每一個穴位上留罐大約10分鐘到15分鐘左右的實際那。拔罐的次數不能夠太過于頻繁,應該控制在每周兩三次。
2、脾俞穴的主要功效就是散熱,并且散熱的部位是脾胃;
3、三焦俞穴的主要功效就是排出濕氣,這里的濕氣指的是全身的濕氣,將濕氣“驅趕”至膀胱,隨后在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二、腹部穴位
腹部的穴位拔罐的手法也是選擇閃火法,但是留罐的時間要比背部穴位的長,應該控制在20分鐘左右,每周進行兩三次就足夠了。
1、中脘穴在我們的肚臍上方,主要功效就是聚集和傳導體內的水分和脂肪;
2、大橫穴位于我們肚臍的右側,主要功效就是令腹部通暢、祛除脂肪,同時還有調理脾胃的功效。
3、關元穴在我們的肚臍下方,主要功效就是聚集小腸的氣血,然后排出任脈的水濕氣。
三、下肢穴位
1、下肢穴位的拔罐手法一般都是選擇閃火法,留罐的時間應該控制在15分鐘作用,每周進行兩三次拔罐。
2、血海穴的主要功效就是清血利濕,這個穴位減肥效果非常的明顯;
3、足三里穴的主要功效就是疏通經絡,最終達到補中益氣的效果。
三、你了解拔火罐的危害嗎
1、拔火罐后洗澡很容易著涼
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后馬上洗澡。拔火罐后,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于皮膚處于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2、拔罐時間越長越好
有些人認為拔罐的時間越長,減肥的效果越好,誤以為拔罐最少要達到半個小時以上,這樣拔罐治療的效果就更佳。
其實不然,一般拔罐的時間是從拔罐拔上到起罐在10分鐘內是最佳的。因為進行拔罐治療的主要原理是在于負壓,負壓越大那么時間就越短,若負壓大而拔罐時間過長,就可能會導致出現水皰甚至會導致皮膚病。
3、同一穴位反復拔罐
有些人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減肥效果,就對同一部位反復進行拔罐,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對的,反復拔罐一個部位,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破損,這樣會傷害到皮膚。
因此進行拔罐治療時,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罐,可在身體多個部位進行拔罐,這樣還能全身減肥。
4、身上任何部位都能拔罐
很多人認為只要哪里肥胖就拔哪里,比如肚子大,就在肚子上進行拔罐治療,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胸前也一樣不適宜拔罐,通常進行拔罐治療的主要部位是肩膀、背部、腰部、四肢。
5、經常拔火罐會導致皮膚感染
很多人認為拔罐時間最少要半小時以上,這樣效果才會好,但其實拔火罐是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等有所不同。但一般是從點上火完罐到起罐在十分鐘左右為宜。
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負壓而不在于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四、拔火罐減肥要注意這些事項
1、罐子宜拔于皮膚平滑之部位,應避免有皺襞,突起,尤其是有骨頭的部位,最適于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層厚、血管較少之處。男子之前胸部、女子鎖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適于拔火罐。拔罐減肥者、脂肪過多者拔于肩胛骨、側胸部皆可,需要時可拔于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2、患者宜采取躺臥姿勢,切不可亂動以免罐子由身上墜落。
3、向下取罐子時,為避免疼痛宜用一只手使罐子傾斜,用另一只手壓迫罐子對側之皮膚,使之形成一個空隙,空氣由此得以入于罐中,此時罐子之吸引力立即消失而墜落,如今患者自行皮膚收縮亦很易使罐子墜落若于同一部位重復拔火罐時,必須選擇未拔過的空隙地方施行。
無論何時,減肥都需要遵循一個原則: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攝入,這樣才能分解、消耗儲備在體內的脂肪。而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兩大方法配合:第一,飲食控制;第二,增加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