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外陰炎是什么
嬰幼兒外陰炎是指嬰幼兒時期外陰受到細菌感染而發生的一種炎癥。
女嬰出生后15天內,由于體內存在雌激素(在胎兒時由母體輸送的),它使子宮腺體及陰道上皮有明顯的雌激素影響,陰道里會有少量的白色粘稠的分泌物流出來,有時還可以看到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流出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這些分泌物呈酸性,酸堿度約為5.5(這個時期陰道有自凈作用)。由于體內雌激素逐漸被排泄干凈(這時期卵巢還不能分泌雌激素),陰道上皮失去雌激素的影響,陰道粘膜變薄,陰道分泌物明顯減少,它的酸堿變為中性或堿性(在這種情況下,陰道內自凈作用明顯減弱)。這些就是新生兒期生理特點。
女嬰在出生時,陰道沒有細菌,約12小時后,陰道內就可以查到革蘭氏陽性球菌,約3天以后,細菌群全部由陰道桿菌組成,約在15天左右,陰道桿菌被分解,細菌群內可混有各種細菌。如果此時不注意衛生,就容易誘發嬰幼兒外陰炎。
嬰幼兒外陰炎的癥狀
剛出生的女嬰,由于缺乏語言表達能力,稍有不適也無法完整表達,往往身體的不適很容易被父母所忽視。那么寶爸寶媽們就要多加觀察,注意寶寶是否有煩躁不安、哭鬧不止,或以手抓外陰部的行為,如果發現有嬰幼兒外陰炎的癥狀,則應及時就醫處理。
嬰幼兒外陰炎的癥狀是:有的女嬰常因外陰疼痛或瘙癢而哭鬧不安,是由于大量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陰痛癢,使患兒哭鬧、煩躁或用手搔抓外陰。主要癥狀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膿性,臨床上多由母親發現嬰幼兒內褲上有膿性分泌物而就診。
另外部分患兒伴有泌尿系統感染,出現尿急、尿頻、尿痛。有的有小陰唇粘連,排尿時尿流變細或分道。
嬰幼兒外陰炎的原因
那么什么原因會引起嬰幼兒外陰炎呢?除了日常生活的衛生習慣外,還有以下幾種致病原因,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嬰幼兒外陰炎的原因。
1、新生兒及幼女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幾乎任何感染源或刺激物,進入陰道后都可以引發炎癥。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的感染,它存在腸道中,通過大便污染而致病。腸道蟯蟲爬出肛門侵犯外陰陰道造成感染,也是發生嬰幼兒外陰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2、有的孩子出于好奇心或想解除外陰一些不適感,會將發卡、小鉛筆頭、小玩具之類的東西插入陰道內,未能及時取出,長時間刺激或損傷陰道粘膜從而引起炎癥,因而家長應該多加注意。
3、女嬰先天性陰道直腸瘺等畸形則更容易發病。
4、母親體內存在的一些致病因素,如單純性皰疹病毒、霉菌以及滴蟲,都可在胎兒經過產道或日常生活密切接觸過程中,傳染給女嬰。
5、現在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嬰幼兒早期教育受到重視,比如游泳已成為一項頗受歡迎的早教課程。一些家長帶領自己年幼的女孩到游泳池去游泳,而又不重視外陰陰道衛生,經常反復地受到細菌污染,當抵抗力下降時細菌繁殖導致陰道炎的發生。
嬰幼兒外陰炎怎么治療
嬰幼兒外陰炎的致病原因多種多樣,而其治療更應對癥處理,下面講解一下嬰幼兒外陰炎怎么治療。
1、避免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或浴液,清潔寶寶私處后撲以嬰兒粉或氧化鋅粉,保持局部干燥。急性期以洗液坐浴2~3次/d,坐浴后用布擦干陰部,涂以抗生素軟膏,如紅霉素或金霉素軟膏,瘙癢明顯者,也可涂以氫化可的松軟膏。
2、針對病原體選擇相應口服抗生素治療,或用吸管將抗生素溶液滴入陰道。
3、對癥處理有蟯蟲者,給予驅蟲治療;若陰道有異物,應及時取出。
4、小陰唇已形成粘連者但尚疏松不甚緊密者,可于女性護理液洗凈外陰后用手指對稱向下向外輕輕分離,一般都能分開。分離后的創面每天涂擦抗生素軟膏或40%紫草油,防止再粘連,直至上皮長好為止,也可涂擦0.1%雌激素軟膏10~14天,粘連較牢固者可用彎蚊式血管鉗從小孔處伸入,隨即垂直向后,將透亮區分開。創面每天涂40%紫草油或抗生素可的松軟膏、消毒凡士林軟膏,以防再粘連,直至上皮正常時為止。比較頑固的病例,可在紫草油中或上述軟膏中加乙烯雌酚(乙菧酚)局部涂抹。
怎樣預防嬰幼兒外陰炎
嬰幼兒外陰炎是女嬰常見疾病之一,因此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預防,主要還是以衛生習慣為主。那么具體應該怎樣預防嬰幼兒外陰炎?
1、內衣應為純棉質地,以免引起外陰過敏騷癢。
2、女孩子盡量不穿開襠褲,如果孩子還不能控制大小便,給孩子用尿布或紙尿褲,并注意經常更換。
3、每次大便后,應及時清洗,擦屁 股要從上向下擦一次,不要反復擦,避免大 便污染外陰。
4、如果孩子有蟯蟲,應及時吃驅蟲藥,以免由蟯蟲引起的外陰騷癢和紅腫。
5、對已經感染炎癥的幼兒,應即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