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療尿蛋白偏高的方法有哪些
出現尿蛋白病理上是腎臟內免疫反應引起腎小球內濾過和粘膜屏障消失或嚴重破壞。常規的西醫是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如強的松和環磷酰胺等藥物治療,起到緩解,一過性減輕腎內變態反應強度,暫時減少尿蛋白的作用。但西醫也有很多副作用,如白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傷等。治療腎炎蛋白尿的常用藥物有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這類藥也可降蛋白尿,降血壓,保護腎功能。
環孢素和酶酚酸酯,這類藥有較好的降蛋白尿作用,但價格昂貴,停藥后易復發是其缺點。常規用藥只能起到緩解病癥的作用,并不治本,患者還需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病情,主動配合治療,飲食、生活上嚴格控制,才能早日擺脫病痛的折磨。
可以導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包括功能性蛋白尿、體位性蛋白尿或病理性蛋白尿。常見有劇烈運動后,發熱的極期,進食高蛋白飲食;胡桃夾現象;各種腎臟病和腎血管病等。
二、尿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病理性的原因
蛋白尿的出現是腎小球疾病的癥狀表現之一,主要是由于腎小球慮過膜對于蛋白質的通透性增加,結果導致大量的蛋白尿流經尿液,而產生蛋白尿。
在這尿路感染也是造成蛋白尿的因素之一,所以朋友們在檢查出蛋白尿不要過于慌張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腎病,應及時的到醫院做下相關的檢查,在排除腎病疾病的因素之后,只要接受治療控制治療后是么,蛋白尿會基本消失的。
生理性的蛋白尿
主要是由于天氣的寒冷或者加上身體上的疼痛導致腎虛管痙攣,產生一過性的蛋白尿;運動過多,身體機內無氧呼吸,導致身體內的酸性物質分泌增加,刺激腎臟組織,最終導致蛋白尿升高;在這就是飲食大量的高蛋白物質,也會造成一時性的蛋白尿升高。
尿蛋白高的檢查
有些患者通過自己的尿液懷疑自己的腎臟功能出現了問題,但是苦于不知道怎么檢查蛋白尿,而沒有行動,這很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延誤。
三、尿蛋白偏高有什么危害
危害一
發生蛋白尿時,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內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體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體溢入小管細胞漿,隨后的細胞損傷可刺激炎癥和疤痕形成。
危害二
在腎衰模型中,可以觀察到血清蛋白在腎小球系膜中的蓄積,這些大分子物質在系膜區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細胞損傷、增生各系膜基質合成增加,從而產生腎小球硬化。
危害三
蛋白尿重吸收各消化大量蛋白質需額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細胞缺氧,以致引起小管細胞損傷。
危害四
出現蛋白尿的許多腎臟病都存在著細胞過度增生,代表著一種非適應性反應,導致腎衰。
尿蛋白一般進行24小時定量檢測,目前臨床多采用簡易的半定量法。在進行尿蛋白定性時,應綜合各種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適宜的方法。盡管定性試驗比較方便,但有時難以反應蛋白尿的實際情況,有條件時,最好進行定量檢查。
四、尿蛋白高患者飲食要注意什么
(1)植物蛋白食用要注意
植物蛋白質中,含有大量嘌呤堿,加大了腎臟代謝的負擔,應該少用。其中豆制品,雖蛋白質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不要食用。
(2)不同標準的蛋白質飲食
依據蛋白尿種類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標準的劑量的蛋白質飲食。腎炎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給,成人每天為0.8-1.0g/kg。推薦患者選擇生理價值高的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等。對沒出現無腎功能損害的腎病綜合征者,可供給高蛋白質飲食,蛋白質成人每天為1.5-2.0g/kg,并供給優質蛋白,血漿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質飲食為宜。
(3)腎臟患者
如果一般尿量正常,無尿少尿和腎功能衰竭,應多食青菜、水果,以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如患者尿量減少,特別是每日不足500毫升時,則要選擇性地食用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水果中一般含鉀比較豐富,而腎病少尿患者,血清中鉀含量均升高。血鉀過高,可導致心跳驟停,危及生命。蔬菜、水果、谷類都是富含鉀的食物,其中含鉀較高的水果有西瓜、香蕉、菠蘿、芒果、棗、香瓜等;蔬菜中含鉀較高的有莧菜、菠菜、芹菜、胡蘿卜、竹筍、馬鈴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