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期B超可以檢查出來的疾病有哪些
B超診斷儀可以顯示人體實質臟器的疾患,同樣,對于胎兒的情況也可以清楚顯示出來。例如胎兒的肝臟、腎臟、胃、膀胱、心臟以及胎頭和脊柱等。而B超測量出來的數據,一般還會作為孕媽選擇生產方式的參考數據之一。當然,B超檢查最大的意義就是在產前及早發現胎兒畸形,保證優生優育。
一般的,以下幾種病理性胎兒畸形都是可以通過B超檢查出來的:
1、病毒性感染。如果孕媽在懷孕2個月之前,屢次感冒或染有其它病毒引起的疾病,就會很容易導致胎兒發育上的缺陷。
2、藥物性致畸。如果孕媽在懷孕期間沒有按照醫囑隨便使用藥物,就有可能造成胎兒四肢短小畸形,還有些藥物會影響胎兒骨骼、牙齒的發育。假如孕媽在孕早期曾接受放射線照射者,亦有產生胎兒畸形的可能。
3、基因性致畸。這是高齡準爸媽們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假如夫妻雙方生育年齡較大,由于生殖細胞老化,極有可能導致孕育的胎兒為無腦兒、腦積水胎兒。另外,近親結合,家庭中有囊肝、多囊腎等遺傳病者,往往也會造成胎兒的缺陷。
二、何時做B超最合適
雖然B超檢查對于掌握寶寶的發育是很必要的,但并非B超的檢查越多越好。有些孕媽過分關注腹中的寶寶,三天兩頭就到醫院要求B超檢查,這些做法其實是不科學的,相反,極有可能會因此打擾到發育中的寶寶哦!
從醫學的必要性來說,正常的孕媽在妊娠期間,B超檢查兩次就已經足夠了。第一次檢查是在懷孕20周前后,重點在于排畸。在這一時期,孕媽子宮內的羊水相對較多,胎兒在宮內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能清晰地看到胎兒各個器官,可以對胎兒從頭到腳進行檢查。第二次檢查一般是在懷孕28周以后,這一次檢查主要目的是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羊水狀況及胎盤有無異常等,還可以幫助醫生確定胎位。
當然,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妊娠不正常,那就需根據病情決定B超檢查的次數了
三、B超檢查前的準備有哪些
1、保持衣著寬松、易脫。
寬松的衣物,一來檢查的時候能節省時間,二來也能讓孕媽媽本來緊張的心情放松一點。檢查時應該以輕松的心態,配合醫生檢查,過于緊張反而有可能影響檢查的效果。
2、根據實際檢查提前憋尿或排尿。
懷孕早期做B超的時候,需要在膀胱里積聚一定量的小便才能看得清楚,因此建議孕媽媽提前憋尿。可以在家就提前喝兩杯白開水,到醫院檢查就省時間了。如果是懷孕中晚期做B超檢查時,不僅不需要憋尿,還要提前排尿。這是因為懷孕3個月以后,子宮越來越大,羊水也多了,醫生通過超聲儀器可以透過羊水觀察胎兒的情況。若膀胱里有尿,反而可能影響胎兒影像的顯現。
3、不要吃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
如牛奶、紅薯等食物,進食后容易產生氣體,而這些氣體會阻礙超聲波的穿透,造成所檢臟器顯像不清。
四、孕期做b超需注意什么
產科應用超聲有其明確的指導原則,這是對行內人士的要求,也可讓網友了解一下,變成“孕婦須知”,使大家心中有數。
須知一:確有診斷需要的,應積極使用B超,如懷疑胎兒是否存活或有無畸形,羊水是否過多等。
須知二:檢查中堅持最小劑量原則,盡可能采用最小的輻射強度和最短的時間,獲取必要的診斷資料,一次檢查時間(探頭接觸腹部時間)應少于5分鐘;超聲儀器的功率應小于10毫瓦/平方厘米(廠家一般在出廠時已測定此安全閾)。
須知三:嚴禁醫務人員用B超檢查進行鑒別胎兒性別以決定取舍。已有文章報導,長時間照射胎兒睪丸會對精原細胞產生損傷。
須知四:不能單純出于商業目的及宣傳需要而開展B超檢查胎兒,更不能因此任意延長輻射時間。
須知五:早孕期無特殊情況一般不需要常規做B超檢查。整個妊娠期一般做B超檢查1~2次。確有需要多次檢查確診者,必須掌握照射時間。
彩超不是錦上添花,有些財大氣粗的夫婦想當然地以為,像電視機一樣,彩色的自然比黑白的好,B超也應該同樣,彩超比黑白B超好,所以經常會聽到懷孕的婦女或其丈夫對醫生嚷著要做彩超。這是一種誤區。
專家笑著說:“彩超在產科應用上并沒有特征性,彩超的顏色藍色紅色只代表血流的方向,這對心臟血管的診斷很有利,但對婦產科疾病的診斷只起輔助作用。
一般采用黑白二維超聲就夠了,何況彩超的劑量大,生物效應明顯,對胎兒的負面影響也較大,因此應慎之又慎。”
專家最后再三強調,不論是黑白B超還是彩超,都應該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檢查,而不能由孕婦或其家屬就儀器的“高檔”、“低檔”、“高消費”而提出不科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