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婦冠周炎病因病理病機
第三磨牙萌出困難是引起冠周炎的主要原因。這種原因的產生是由于磨牙萌出位置不符,這與人類種系發生和演變過程中,由于食物、生活習慣與咀嚼力的變化,逐漸產生下頜骨的退化有關。
磨牙阻生的類型對冠周炎的發生也有一定的影響。臨床上以部分萌出的垂直阻生和近中傾斜阻生最多,也最常引起冠周炎。萌出不全的牙冠位置大多低于第二磨牙咬平面,其遠中和頰、舌側常有齦瓣覆蓋,齦瓣與牙冠之間形成深而窄的盲袋,它自潔作用差,易藏食物殘渣,它的溫度及濕度是細菌生長繁殖的良好條件。正常情況下,人體抵抗力強,細菌不能得逞。但當人體在感冒,睡眠不足、疲勞等情況使人體低抗力下降,此時細菌繁殖引起感染。
咬及咀嚼時對齦瓣的機械損傷,使粘膜發生潰爛,破壞了組織的防御功能,使細菌乘機而入,也可引起冠周炎。
二、冠周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根據臨床檢查有第三磨牙,可拍X線牙片證實,以臨床表現,不難作出診斷。有時反覆感染,在口腔前庭下頜第一磨牙齦頰溝處有一瘺管,這是急性炎癥時骨膜下膿腫向阻力薄弱的嚼肌前緣侵犯所致。此時應注意,不要誤診為下頜第一磨牙的感染。
冠周炎的治療早期應控制局部的細菌感染,局部處理很重要,可用3%過氧化氫或1:5000高錳酸鉀液沖洗齦袋,再涂入碘甘油或康復新液。可給患者含漱劑,每日數次漱口。保持口腔衛生。另外給予抗生素治療,因其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應使用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抗生素。
如膿腫局限,應在局麻下切開引流。
消炎后,要拔除病原牙。如有長期不愈的瘺管,須在拔牙同時刮除瘺管內的肉芽組織。如果磨牙位置正常,又有對牙,可切除齦瓣,消滅盲袋。不過有時這種方法效果不佳,對于復發的患者,仍需拔除患牙。
三、冠周炎的三大防治措施
冠周炎的治療主要是增強病員機體抵抗力,控制感染,促使炎癥消散。急性期過后,應考慮對病源牙采用外科治療,以防復發。
1.全身治療
根據病情選用抗菌物或內服清熱、解毒的中草藥進行治療。
2.病源牙處理
急性炎癥消退后,應對病源牙作進一步處理,以防復發。如牙位正、能正常萌出,并有對頜牙行使咀嚼功能者,可作冠周齦瓣楔形切除術。否則應予拔除。
3.局部治療
冠周炎的防治措施還包括智齒冠周炎的局部治療很重要。每日可用1-3%過氧化氫溶液及生理鹽水或其他滅菌溶液沖洗盲袋,然后點入3%碘甘油。另給復方硼砂液或呋喃西林液等含漱,一日多次。早期還可局部理療、外敷中草藥以助炎癥吸收。針刺療法可有鎮痛、改善張口等作用。如膿腔形成,可切開引流。
四、冠周炎的診斷和危害有哪些呢
診斷
1.多發生于年輕人,尤以18~25歲最多見。有全身誘發因素或反復發作史。 2.急性冠周炎早期,一般無明顯全身反應,患者自覺患區脹痛不適,咀嚼、吞咽、張口活動時疼痛加劇。檢查可見阻生牙和磨牙后區腫脹、冠周袋內有膿性分泌物。
3.炎癥進一步發展,累及咬肌和翼內肌,出現下頜角區腫脹,伴有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甚至不能開口。全身癥狀明顯,常有頜下淋巴結腫大和壓痛。如未及時合理治療,可發展為冠周膿腫、頜面部蜂窩組織炎甚至骨髓炎。
4.慢性冠周炎可在下頜第一磨牙頰側形成瘺管,或在咬肌前緣形成皮瘺。
危害
冠周炎時,牙齦腫脹覆蓋了還未完全萌出的牙齒,常見于下頜智齒。遮蓋部分萌出牙齒的齦瓣內能夠使液體、食物殘渣、細菌潴留。如上頜智齒比下頜智齒先萌出,就可能咬傷下頜齦瓣,加重損傷。冠周炎能夠發展而且擴散到咽喉和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