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后惡露不盡該怎么辦呢
惡露不盡,醫學上是指產后6周惡露未凈或伴有不規律子宮出血。產后惡露不盡,很多時候是產婦月子沒坐好。產后惡露不盡怎么辦?建議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一般要多休息,同時謹記以下幾點:
1、分娩前積極治療各種妊娠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貧血、陰道炎等。
2、對胎膜早破、產程長者,給予抗菌素預防感染。
3、分娩后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全,如有殘留者及時處理。檢查胎盤胎膜將胎盤平鋪,母體面向上,注意各葉能否對合,有無缺損。然后將胎膜提起,檢查是否完整,同時注意有無異常血管通過胎膜,如有血管斷端者,說明可能有副胎盤”殘留在宮內。如胎盤不完整或大部分胎膜殘留,須在嚴密消毒下,徒手或用器械進入宮腔取出,以防產后出血或感染。如有小部分胎膜殘留,可于產后使用宮縮劑促其自然排出。
4、堅持哺乳,有利于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
5、分娩后每日觀察惡露的顏色、量和氣味,正常的惡露,應無臭味但帶有血腥味,如果發現有臭味,則可能是子宮內有胎物殘留,應立即治療。
6、定期測量子宮收縮度,如果發現收縮差,應該找醫生開服宮縮劑。
7、保持陰道清潔。因有惡露排出,婦女應勤換衛生棉,保持清爽,最好暫時禁止行房,避免受感染。
8、產后惡露不絕,若懷疑有胎盤殘留,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并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二、惡露反復怎么辦
一、食療法
1、脫力草30克,雞蛋10個,紅糖30克。將脫力草先熬水,去渣,再用濾液,紅糖與雞蛋同煮,以蛋熟為度,每天吃蛋2-3個,吃完可再制,適用于產后之氣虛所致惡露不盡。
2、人參10克,凈烏骨雞1只,精鹽少許.將人參浸軟切片,裝人雞腹,放入砂鍋內,加鹽,隔水燉至雞爛熟,食肉飲湯,日2-3次。
3、山楂紅糖煮水飲用,山楂不僅能夠幫助產婦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還可以散淤血,加之紅糖補血益血的功效,可以促進惡露不盡的產婦盡快化淤,排盡惡露。
二、藥物治療
如果長時間惡露反復不盡最好要去醫院檢查,找出病因,然后配合藥物進行治療,西藥與中藥相比還是比較偏向于中藥的,西藥一般緩解癥狀,但是中藥則從人體根本之處治療,不僅能治療疾病還能調理身體。
三、良好的生活習慣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祛除穢濁之氣,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若血熱證者,衣服不宜過暖。
2、臥床休息靜養,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保持心情舒暢,安慰病人,消除思想顧慮。
3、加強營養,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不要吃生冷、辛辣、油膩、不易消化食物,可多吃新鮮蔬菜。若氣虛的人,可吃一些雞湯、桂圓湯等。若血熱者吃一些梨、橘子、西瓜等水果。
三、產后惡露不盡的3大原因
產后惡露多久干凈是媽媽們關心的問題。產后惡露一般在產后3周(21天)可排干凈。產后惡露是痊愈的子宮從陰部排出的分泌物,不過產后惡露干凈的時間也可因人而異,有些產婦短至2周(14天),有些產婦可達平均6周(42天)。
產后惡露不盡的原因和產婦的身體恢復狀態有關,無論是剖腹產婦還是順產產婦,容易由于宮內殘留物、宮腔感染、子宮收縮不良等因素而引起惡露不盡。
1、組織物殘留
可因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致使妊娠組織物未完全清除,導致部分組織物殘留于宮腔內。此時除了惡露不凈,還有出血量時多時少,內夾血塊,并伴有陣陣腹痛。
2、宮腔感染
可因產后洗盆浴,或衛生巾不潔,或產后未滿月即行房事,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消毒不嚴密等原因致使宮腔感染。此時惡露有臭味,腹部有壓痛,并伴有發熱,查血象可見白細胞總數升高。
3、宮縮乏力
可由于產后未能很好休息,或平素身體虛弱多病,或生產時間過長,耗傷氣血,致使宮縮乏力,惡露不絕。
四、產后惡露不盡服什么藥
產后惡露不盡吃什么藥好最好咨詢醫生意見,而中醫認為,產后惡露不盡的原因是和氣血運行失常有關。中藥將惡露不盡分為氣虛、血瘀、血熱三種類型,產婦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下藥方:
一、氣虛型:惡露色淡紅,質稀無臭,時覺下腹下墜,神疲倦怠,少氣懶言,頭暈目眩,舌質淡紅,脈緩弱。適宜補益中氣,升陽固攝。
1、黃芪粥:黃芪30克,水煎3次,去渣合汁,同粳米100克共煮粥,待熟加陳皮末3克,稍煮,加入紅糖適量調食。每日1劑,連用5-7天。
2、參術芪米粥:黨參9克,白術18克,黃芪15克,水煎2次,去渣合汁,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用。每日1劑,連服5-7天。
3、參芪歸棗膏:黨參50克,黃芪100克,當歸30克,大棗20枚,水煎2次,去渣合汁,加紅糖100克收膏。每次服20毫升,每日2次。
二、血淤型:惡露量少,色紫黑,腹痛,舌質紫黯,有淤點,脈弦實有力。適宜活血化淤。
1、益母草紅糖湯:益母草60克,煎湯200毫升,加紅糖50克,熱服。每日1劑,連服5-7天。
2、山楂紅糖茶:山楂50克,水煎去渣,取汁50毫升,加紅糖20克,飲服。每日1劑,連服5-7天。
3、紅花草糖水;紅花3克,益母草15克,水煎去渣,取汁50毫升,加紅糖20克,飲服。每日1劑,連用5-7天。
三、血熱型:惡露量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稠而臭,面赤口干,舌紅脈數。適宜清熱解毒,養陰止血。
1、冬瓜皮赤豆茶:赤小豆、冬瓜皮各適量,水煎代茶頻飲,連服數天。
2、二冬膏:天冬、麥冬各250克,水煎3次,去渣合汁,加川貝母粉60克,煉蜜收膏。每服10毫升,每日3次。
3、蓮草茅根燉肉:旱蓮草、白茅根各3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瘦豬肉少許,用水3碗,煎至一半,日分3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