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時候換乳牙啊
自寶寶6-7歲至12-13歲,寶寶開始換乳牙,乳牙逐漸脫落而被恒牙所替代。恒牙是繼乳牙脫落后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損傷而致脫落后再無牙替代。近***第三磨牙有退化趨勢,故一般人恒牙數在28-32個之間。
寶寶的20顆乳牙在6-12歲要陸續脫落,被新萌出的恒牙所代替。但乳牙有它自己的功能,只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才需要拔除:
1、到了換牙期仍不脫落,影響恒牙正常萌出的乳牙,不論松動與否,均應拔除。一些媽媽發現寶寶在7歲左右,下前牙長“雙排牙齒”就是由于乳切牙未脫落,從而導致恒切牙于其舌側錯位萌出。
2、反復發炎、治療效果不佳的乳牙,它所引起的炎癥可能會影響其根下方恒牙胚的發育,必須拔除。
3、正畸治療需要拔除的乳牙,雖不到換牙年齡,但為了排整齊牙齒而采用順序拔牙法,可按治療計劃予以拔除。
二、護理乳牙的注意事項有什么
1、保持口腔清潔:幼兒期雖然不用刷牙,但每次進食后及睡覺前,最好讓幼兒喝些白開水,以起到清潔口腔內殘留食物、保護乳牙的作用。
2、保證足夠營養:給幼兒及時添加輔食、攝取足夠營養,以保證其牙齒的正常結構、形態以及提高牙齒對齒病的抵抗力。
3、養成正確的吃奶姿勢:幼兒吃奶時,會因吃奶姿勢不正確或奶瓶位置不當形成下頜前突或后縮。幼兒吃奶時要采取半臥位,奶瓶與幼兒的口唇呈90度角,不要使奶嘴壓迫上、下唇,也不要讓幼兒養成吸吮空奶嘴的習慣。
4、適當鍛煉牙齒:要常給出牙時的寶寶吃些較硬的食物,如餅干、烤面包片、蘋果片、胡蘿卜片等,以鍛煉咀嚼肌,促進牙齒與頜骨的發育。
5、預防牙齒變黃:正常情況下乳牙是白色的,但以下幾種情況會使乳牙變黃:
一是四環素牙,牙齒變黃的程度與服藥的劑量和時間直接相關,所以孕婦和8歲內的幼兒都必須禁止使用四環素類藥物;
二是氟牙癥,引起原因是飲水中氟含量過高而損害牙釉質(牙齒表層硬組織),使牙齒表面呈白玉狀或黃褐色斑塊,嚴重的滿口均為黃褐色牙。所以,要盡量減少幼兒使用含氟牙膏和直接飲用生水。
三、乳牙換牙順序
自6-7歲至12-13歲,乳牙逐漸脫落而被恒牙所替代。恒牙是繼乳牙脫落后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損傷而致脫落后再無牙替代。乳牙換牙順序為:
1、乳中切牙脫落時間為6-7歲,最開始出現搖動,然后脫落,不久后會被恒中切牙替代。
2、乳側切牙在7-8歲脫落,不久后被恒側門牙所代替。
3、第一磨牙在9-11歲左右脫落,換牙后叫做第一雙尖牙,或第一前磨牙。
4、乳尖牙在10-12歲脫落,不久后恒尖牙長出。
5、第二乳磨牙10-12 歲左右脫落,換牙后叫做換牙后叫做第二雙尖牙,或第二前磨牙。至此,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換完畢。
6、單出恒牙,12-14歲在第一磨牙后面長第二磨牙,18歲以后長第三磨牙。有些人沒有第三磨牙也屬正常現象。
四、寶寶乳牙遲遲不掉怎么辦
發生乳牙滯留的原因
1、繼承恒牙萌出方向異常,使乳牙牙根未吸收或吸收不完全。
2、先天缺失恒牙可使乳牙根吸收緩慢造成滯留。
3、乳牙根尖周病變破壞牙槽骨使恒牙早萌,而乳牙也可滯留不脫落。
4、繼承恒牙萌出無力,乳牙根不被吸收。
5、恒牙牙胚位置遠離乳牙牙根也可能使乳牙滯留。
6、某些遺傳因素致多個乳牙滯留。
7、部分乳牙滯留原因不清。
寶寶乳牙遲遲不掉怎么辦
如果發現這種情況,只得拔掉乳牙,借助人力完成自然交替。及時找口腔醫生將滯留乳牙拔除即可。新生恒牙沒有了阻力,在唇頰舌肌的力量作用下,一般會恢復到正常位置。
繼承恒牙已經萌出,滯留的乳牙應該拔除。上頜滯留的乳牙一定要盡早拔除,以免造成恒牙反合。如果已經出現反合現象,一定要密切監測,在前牙萌出后盡早進行矯正。下頜滯留乳牙拔除后,長在后面的恒牙會自行調整到正常位置,如果因為擁擠牙齒排列不齊,應該觀察,牙齒替換后根據牙列情況擇期矯正。下頜滯留乳牙由于牙根吸收不足,在拔除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牙根斷裂現象,由于殘留牙根距離繼承恒牙牙根較近,因此可以不做處理,殘留牙根會自行吸收或隨恒牙萌出排出體外。
因先天缺失繼承恒牙導致的滯留乳牙可不予處理。但是要密切觀察滯留乳牙,積極預防齲齒的發生,盡量延后牙齒脫落時間。如果寶寶牙齒脫落,要根據牙齒排列情況進行間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