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眩暈癥應該怎么治療
眩暈癥病人需要進行飲食調養,飲食應以富有營養和新鮮清淡為原則。要多食蛋類、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類、辣椒等。營養豐厚的食物,可補充身體之虛,使氣血旺盛,腦髓充實。
對因貧血、白細胞減少癥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暈癥,尤應以營養調理為主。肥甘辛辣之品,能生痰助火,會使眩暈加重?;几哐獕翰〉娜藨斏饔梅矢市晾敝铩Q炗筛哐獕?、動脈硬化引起者,要經常測量血壓,保持血壓穩定,控制飲食及血脂,飲食宜清淡。
在眩暈癥的急性發作期,應適當控制水和鹽的攝入量。現代醫學認為,這樣可減輕內耳迷路和前庭神經神經核的水腫,從而使眩暈癥狀緩解或減輕發作。眩暈由貧血引起者應適當增加營養,可應用食物療法及輔助藥物治療。
二、盤點哪些會引起眩暈的疾病
1.高血壓病: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于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 ,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藥 ,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 ,發生眩暈。
2.低血壓癥:低血壓眩暈也是非常多見的 ,特別是年輕人 ,容易反復發作。姿勢性低血壓眩暈則多見于中老年 ,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眩暈 ,旋即消失 ,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眩暈。
3.動脈硬化癥 :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發作。這種腦缺血如果來自頸內動脈 ,就可出現浮動性眩暈和眼前發黑。
4.腦瘤:發生在中樞前庭系的小腦、腦干易發生旋轉性眩暈。腦瘤引起的眩暈一方面是由于顱內壓增高 ,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腦瘤的壓迫而致血循環障礙 ,使前庭神經核區及其通路直接或間接受損而造成眩暈。
5.腦血栓:輕度的腦血栓可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腔內膜病變出現狹窄后 ,其遠端部分仍可通過自動調節 ,使血管阻力減低 ,并建立側支循環而維持“正?!钡难髁?,暫時不使腦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現頭暈或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癥狀。
6.貧血:貧血容易引起腦缺氧而出現眩暈 ,惡性貧血眩暈尤為明顯 ,患者可因中樞神經系統缺氧 ,導致神經系統的器質性變化。因此 ,患者的運動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動感均可喪失 ,眩暈加重。
7.甲狀腺功能減退:本病患者血壓低、心臟輸出血量減少、血流遲緩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現眩暈。此外 ,新陳代謝較低 ,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內耳 ,也可引起眩暈。
8.運動不足:有些人平時缺乏鍛煉、心肺功能較弱 ,如果突然劇烈運動 ,可出現頭暈。運動時間過長 ,體內營養物質耗損過多 ,血糖濃度降低 ,或者劇烈運動時 ,呼吸加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也易產生眩暈。
9 .內耳疾?。憾葱匝灣R娬哂忻滥釥柺暇C合征 ,迷路炎、前庭神經炎等。
10.某些藥物服藥期的不良反應。
三、眩暈癥有哪些典型癥狀
真性眩暈有明顯的自身或他物旋轉感、傾倒感或視物搖晃不穩。癥狀發作呈陣發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調、站立不穩、指物偏斜及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脈搏血壓改變等植物神經癥狀。頭昏常為頭重腳輕、眼花等,并無外境或自身旋轉的運動幻覺,可由心血管系統疾病、全身中毒、代謝性疾病、眼病、貧血等疾患引起。
中樞性或外周性眩暈癥狀表現有差別,一般前庭外周性眩暈的植物神經癥狀明顯、眼震多為水平性眼震、無神經系統體征,而中樞性的植物神經癥狀輕或不明顯,多有腦干、小腦或頂顳葉損害的癥狀。
頭暈多伴發其他癥狀,如耳鳴、聽力下降,惡心、嘔吐,共濟失調,眼球震顫等。耳源性眩暈常伴有耳鳴和聽力減退,常見于美尼埃病、急性迷路炎、內耳損傷、鼓膜內陷或受壓及耳石和前庭終末感受器病變(如顱腦外傷、噪音性損傷、藥物中毒及椎一基底動脈缺血引起的半規管壺腹的退行性變等);小腦橋腦角病變伴有Ⅴ、Ⅶ、Ⅸ、Ⅹ腦神經和錐體束等癥狀;前庭神經元炎多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誘因,而無聽力改變;椎一基底動脈短暫缺血發作多因頭位改變誘發,同時伴有復視、視物變形、頭面和肢體麻木感、暈厥、猝倒等癥狀;眩暈性癲癇發作時,可伴有意識喪失、癲癇大發作或其它癲癇癥狀占位病變、炎癥、變性和脫髓鞘病變所致中樞性眩暈,常伴有腦干、小腦或頂顳葉損害體征。
四、眩暈癥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對有眩暈癥狀的病人,應詳細了解病史和作全面的體格檢查,必要時應做聽力檢查、眼底檢查,并適當選做腦脊液檢查、頭顱或頸椎正、側、斜位等X射線攝影、心電圖、腦電圖及顱腦CT掃描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腦血流圖檢查等以查出病因。變溫試驗、指物偏向、直流電試驗、位置試驗及眼震電圖等前庭功能檢查有助于眩暈癥的定位定性診斷。
前庭功能檢查:
(1)診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頸試驗等;
(2)眼球震顫
(3)眼震電圖
(4)平衡姿勢圖
聽功能檢查:純音聽閾測試、聲導抗檢查、聽性腦干反應、耳聲發射、多頻穩態反應、耳蝸電圖等。
影像學檢查: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