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小兒扁桃體發(fā)炎偏方
1、生大黃15克(小兒劑量10克),加沸水250毫升沖泡,候溫慢慢咽服。每隔l小時沖泡1次,1劑可連泡4次。
2、蛇蛻(就是蛇蛻下來的皮)炒雞蛋。
3、明礬水里放上絞碎的蛇蛻喝下。
4、知母、桔梗、天門冬各15克,金銀花25克,射干5克,生甘草10克。水煎,分早、午、晚三次服,每次同服土霉素片兩粒。
5、鮮石榴果1~2個。取其肉(帶肉的種子)捶碎,以開水浸泡過濾,候冷,含漱,1日數(shù)次。
6、玉葉主花30g,山豆根6g,爵床15g。水煎服。
7、鮮酢漿草30~60g,食鹽少許。酢漿草洗凈,加食鹽搗爛,用紗布包好,含口中,或煎湯漱口。
8、酸梅6克,青果(橄欖)25克,白糖適量。將酸梅及青果放人砂鍋內浸泡半天,然后煎煮,服時加白糖調味。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兒扁桃體炎。
9、烏梅肉、生甘草、沙參、麥冬、橘梗、玄參各等分。將前藥搗碎混勻,每用15克放人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壓溫浸1小時,代茶飲,日3次。本方對小兒扁桃體炎有療效。
10、蒲公英、金銀花各400克,薄荷200克,甘草100克,胖大海50克,淀粉30克。先取薄荷、甘草、胖大海及蒲公英200克,金銀花200克,磨成細粉,過篩備用。將剩下的蒲公英、金銀花加水,合并煎液,過濾,濃縮至糖漿狀,與淀粉漿混合在一起,經(jīng)煮沸成糊狀,再與上述備用藥混勻,成軟塊,過20目篩制粒,沸水沖泡10分鐘,喝上面的清液,每次10克,日2次。本方適用于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二、導致扁桃體炎的因素
1、抵抗力過低
通常,如果人體的抵抗力偏低的話,諸如過度勞累、缺乏鍛煉、營養(yǎng)匱乏時,扁桃體的抵抗能力就會隨之而降低,從而細菌、病毒就會伺機侵入到扁桃體,最終會導致扁桃體炎的產生。
2、鄰近組織器官疾病的蔓延
當鄰近組織器官的急慢性疾病蔓延至扁桃體時,扁桃體常常會因為難以抵抗而被病菌占領,最終誘發(fā)炎癥的產生,出現(xiàn)紅腫、疼痛、低熱、咳嗽等癥狀,嚴重時會有高燒(人的體溫在39℃以上叫高燒,是機體受到有害刺激后的一種反應形式)不退、呼吸急促等急性癥狀。
3、扁桃體產生抗體
誘發(fā)急性扁桃體炎病菌主要包括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雙球菌。最近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病人是由于厭氧菌感染所致。當扁桃體由于某種原因抵抗力低下時,此類病菌極易趁機侵入扁桃體,誘發(fā)扁桃體炎的產生。
4、細菌、病毒
通常誘發(fā)扁桃體炎最根本的病因便是細菌、病毒,而誘發(fā)扁桃體炎最常見的致病菌便是鏈球菌。
5、季節(jié)因素
通常扁桃體炎的病發(fā),與季節(jié)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諸如換季時,氣溫起伏過大,導致身體免疫力出現(xiàn)異常,最終誘發(fā)扁桃體炎的發(fā)生。
三、怎樣預防扁桃體發(fā)炎呢
如何預防扁桃體發(fā)炎
我們應該怎樣預防扁桃體發(fā)炎發(fā)燒呢?咽喉部位的扁桃體是具有抗擊細菌、抗拒病毒等等的防御功能的。這就好比是一個看守城門的衛(wèi)士一樣。
是身體第一道免疫器官。它能夠積極的抵制和消滅一些來自口鼻的細菌。
扁桃體為什么容易發(fā)炎
1、寶寶的機體免疫功能還不健全,一般到12歲左右免疫系統(tǒng)才發(fā)育成熟。
2、扁桃體是呼吸道的門戶,口鼻的細菌、病毒最先侵犯它。扁桃體炎的病原體隱藏較深,極容易形成病灶,治療作用不直接,病灶常常不能徹底清除而留下隱患。
3、扁桃體是藏污納垢之地,形成病灶后容易被反復感染。
預防扁桃體發(fā)炎發(fā)燒
1、經(jīng)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在室內抽煙,減少對寶寶的咽部刺激。
2、幫助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如飯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鼓勵寶寶平時多去戶外活動,鍛煉身體,提高自身抵抗力。
4、寶寶穿衣蓋被加減適當,保證有良好的睡眠和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
急性扁桃體炎的護理建議
1、建議寶寶適當休息、加強營養(yǎng)、疏通大便,盡量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2、局部使用噴霧劑、含漱口液、口含片。
3、有發(fā)熱癥狀時,多給寶寶喝水。
四、小兒的扁桃體發(fā)炎發(fā)燒怎么辦
1、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低熱或中熱有利于寶寶成長發(fā)育。
發(fā)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于寶寶的正常成長發(fā)育。
2、不到高熱不用藥。體溫達到39度以上就必須用藥,而且刻不容緩。高熱持續(xù)過久,可使身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失調。
由于氧氣和營養(yǎng)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臟血管的負擔;大腦興奮過度而導致高熱驚厥或過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合并肺炎等。
3、退熱藥副作用大,非萬不得已不用。無論是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APC),還是其它五花八門的退熱藥,都離不開由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來合成。
因此,退熱藥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壞食欲,使胃潰瘍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腸長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引發(fā)血液疾病;損害肝臟和腎臟;嚴重過敏反應者,表現(xiàn)為剝脫性皮炎合并肝腎中毒而致死。
4、降低室溫、脫去過多的衣服、確保寶寶處于涼爽(但不寒冷)通風環(huán)境中。過去主張酌情采用物理、藥物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