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兒鼻子不通氣的辦法有哪些
1、熱敷鼻部
寶寶鼻塞厲害時,媽媽可用熱毛巾敷鼻部,鼻黏膜遇熱收縮后,鼻腔會變得比較通暢,同時黏膜的分泌物也容易水化而流出來。
2、使用鹽水鼻腔噴霧器
每次每側8~10噴,每日2~3次,待鼻垢軟化后,將其小心取出;或在寶寶房間里燒煮開水或使用加濕器制造水蒸汽,增加濕度,幫助鼻腔濕潤、順暢。
3、小心清理分泌物
如果寶寶鼻內的分泌物較多且位置不深、很容易被看到,媽媽可將無菌棉簽用溫水或橄欖油潤濕后,將分泌物試探著取出。切忌深入鼻腔內,避免沒有解決鼻塞問題,反而傷害到脆弱的鼻粘膜。
4、用高滲鹽水滴鼻
讓寶寶頭稍后仰,鼻孔朝上,給每側鼻孔滴入3~4滴3.5%高滲鹽水滴鼻液。用3.5%高滲鹽水對慢性鼻竇炎進行沖洗,能明顯增強鼻黏膜纖毛清除功能。同時消退鼻黏膜水腫,使鼻腔通氣,2歲以下的寶寶可以放心使用。
5、必要時去醫院就診
如果寶寶鼻塞情況嚴重,導致寶寶呼吸困難,影響吃奶或進食,并且伴有夜醒、哭鬧時,影響到睡眠,建議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必要時,耳鼻喉科醫生會使用專用吸引器吸出鼻腔分泌物或對癥治療。
所以在寶寶鼻塞的時候,媽媽可以先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確定是哪種原因造成的鼻塞,然后在進行對癥的緩解方法。由于鼻塞這個癥狀會隨著寶寶的月齡增長而逐步減輕,媽媽們也不用過于的擔心,只需要做好護理工作,幫助寶寶緩解鼻塞的癥狀即可。
二、寶寶鼻子不通氣小竅門
新生兒鼻子不通氣時常常表現為不能很好地吃奶,哭鬧,情緒煩躁不安,呼吸不暢,甚至有時張口呼吸。
寶寶鼻子不通氣后,除了選擇常規的處理辦法外,還可以采取一些小竅門減輕痛苦。
1、喝蔥白水。取蔥5根,取下蔥白洗凈,加入40毫升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分鐘,加入少量白糖,裝入奶瓶,等到溫度適合時讓寶寶喝。
2、鹽水滴鼻。把1小勺鹽放入240毫升溫水中,裝在用過的眼藥水空瓶里,把寶寶抱正,向兩個鼻孔里各滴1滴,然后讓寶寶躺一下,用洗鼻器把分泌物吸干凈。
3、濕巾擦鼻。準備1條小毛巾,用溫水浸濕,然后在寶寶的鼻子上輕輕地一按一擦,重復多次,鼻涕或鼻塞物被水軟化后就很容易被擦掉。
如果在寶寶臨睡前用溫的濕毛巾擦完鼻子,再往枕頭上滴1~2滴清涼油或薄荷水,睡覺時他的鼻子會更舒服些。
三、處理寶寶鼻子不通氣的注意事項
嬰幼兒本身的呼吸通道,如鼻孔、鼻腔比較狹窄,故稍有分泌物或粘膜腫脹就易阻塞。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鼻子不通氣的癥狀會慢慢減弱。那么,處理寶寶鼻子不通氣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使用棉花棒時,因為小嬰兒會亂動,小心勿讓棉花棒傷到鼻黏膜。
2、嬰兒會利用打噴嚏的方法,將鼻孔的異物清除,當突遇冷空氣時也引起打噴嚏,這是正常現象,除非流鼻涕,否則不必擔心。
3、讓寶寶吸一點潮濕的水蒸氣也可以使鼻內的分泌物易于清除,也能緩解鼻塞癥狀。可以在浴室放熱水,使水蒸氣彌漫,讓寶寶吸3-5分鐘后,再清除鼻涕。
4、要注意空氣太干的問題,小嬰兒的鼻子會不舒服,室內需要加濕。
5、如果鼻屎干燥并阻塞嚴重的話,可請醫生使用特殊小器械來進行處理,切不可隨意隨便處理。
四、新生兒鼻子不通氣的原因
寶寶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有些時候,鼻塞癥狀可單獨存在于2個月內的新生兒身上,即使不感冒,也可能鼻塞而造成呼吸不暢。常見于急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增殖體肥大,也可見于支氣管炎、肺炎等。
新生兒鼻子不通氣的原因有哪些?
1、感冒引發的鼻塞:表現為鼻塞、流鼻涕,有的伴有發熱癥狀。對這樣的情況首先要注意保暖,另外可以用溫濕毛巾放在寶寶的鼻部進行熱敷,每天兩次,每次15分鐘左右。
2、急性鼻竇炎引發的鼻塞:寶寶反復感冒可累及鼻竇黏膜,使其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引起急性鼻竇炎。表現為除了有鼻塞、流膿鼻涕、張口呼吸等鼻部癥狀外,較重的還有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癥狀。 若寶寶患了感冒,家長首先應積極進行治療。及時帶寶寶到耳鼻喉科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以徹底治愈,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