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腦炎后遺癥應該怎樣治療
一、加強護理:腦炎后遺癥病程中應加強護理,防止褥瘡發生。要供給一定的水分、營養及電解質。對出現精神癥狀的病兒要防止發生意外。 觀察是否出現腦疝的先兆。
二、手術治療:由于腦炎后遺癥患者體質的問題,手術治療腦炎后遺癥是一種冒險療法,手術治療不僅風險大、創傷大、療效也不明顯,所以手術治療腦炎后遺癥是不可取的。
三、其他治療:其他系統受累時,如心肌炎、肺炎等應及時處理。針對腦炎后遺癥病后遺留的后遺癥可采用針灸、推拿、藥物及訓練等輔助方法的治療。
四、神經組織修復療法:神經組織修復療法治療腦炎后遺癥是目前比較好的方法,神經組織修復療法是根據神經元因子是多能神經因子,終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被誘導分化為各種類型的成熟神經元因子。它是神經系統形成和發育的源泉,主要功能是作為一種后備儲備,參與神經系統損傷的修復或正常神經元因子凋亡的更新。通過將神經元因子移植入受損的中樞神經系統,使受損神經組織的結構重建、相應生理功能得到恢復,所以對腦炎后遺癥的治療效果是明確的、理想的。
二、腦炎后遺癥患者的臨床癥狀
1、腦炎后遺癥期指發病6個月后不恢復者,后遺癥的發生率高低不一(7%~20%),以失語、癲癇、精神失常、癡呆、肢體彎曲畸形、扭轉痙攣等較為多見。有的可于數月或數年內恢復。長期不恢復而后遺癥終身存在者較少,約2%~3%。
2、腦炎恢復期低熱多汗,失語或語言障礙,吞咽困難,肢體麻痛,不能自主運動,癡呆等,偶見有震顫,肢體攣縮,扭轉痙攣及精神異常等腦炎后遺癥候群。
3、腦炎后遺癥患者在前期患者有發熱、頭痛、肌痛、嘔吐、腹瀉等表現。這些也是腦炎后遺癥的主要癥狀。
4、腦炎后遺癥患者還會伴有失語癥狀出現,失語是指大腦皮質語言中樞受損后,腦炎后遺癥的早期癥狀有:導致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喪失。語言障礙有多種表現形式。
5、死亡率隨病因不同而有變動,而且同一病毒感染的流行其嚴重程度每年也可有不同,在嬰兒中較易發生永久性的腦損害后遺癥,但年幼兒童出現病情好轉的時期要比發生同樣感染的成人病例持續更長久。
三、腦炎后遺癥的發病原因是怎樣的
1、遺傳原因:
在不同的家族里已發現有許多類型腦炎后遺癥,并且有些家族被檢測出某一特殊基因異常。這些基因異常可導致人體內鈣、鉀、鈉以及其他其他化學物質代謝細微的改變。遺傳因素通常不是直接引發腦炎后遺癥因,但會間接影響疾病發展。基因能影響患者藥物代謝途徑,或者可導致大腦局部神經元畸形。
2、顱腦損傷:
顱腦損傷可以導致腦炎后遺癥發作,如果顱腦損傷較嚴重,發作可能在近幾年就會發生。而如果損傷是輕微的,發作的危險就會比較小。
3、環境原因:
環境的或職業性地暴露于鉛、一氧化碳或某一化學物質。使用某些藥物或過量酒精攝入。缺乏睡眠、應激、或激素改變。停用某些抗憂郁和抗焦慮藥物。
4、其他疾病:
引起腦損害的疾病往往也是腦炎后遺癥的原因。有時通過治療原發病可以阻止腦炎后遺癥發展。但也有病例,原發病治愈后仍繼續發生發作。發作是否能停止取決于原發病的類型、受侵襲腦組織的部位以及腦損害的程度。
四、如何護理腦炎后遺癥患者
腦炎后遺癥患者應注意合理膳食,補充足夠營養,在腦炎后遺癥病人的漫長治療中,某些西藥會對消化系統帶來影響,導致病人營養物質的缺乏或代謝障礙,如維生素B6、維生素K、葉酸、鈣、鎂等元素的缺乏。在合理飲食外,注意補充上述物質,并多食蔬菜水果。魚、蝦、蛋、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并能促進鈣質吸收,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葉酸、維生素K,所以病人不能偏食、挑食,必須全面均衡營養,合理飲食。
飲食上腦炎后遺癥患者切忌過饑或過飽,勿暴飲暴食。過度饑餓使血糖水平降低,而低血糖往往誘發腦炎后遺癥發作,而過飽后血糖水平會快速升高,體內胰島素分泌增加,加速葡萄糖代謝,也會誘發腦炎后遺癥。當患者腹泄、嘔吐,大量失液后,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避免誘發腦炎后遺癥。
腦炎后遺癥的預后與病變的范圍和病情的輕重有關。腦部病變較局限且未侵犯"生命中樞",病情較輕時,其預后往往良好。如昏迷持續時間較長,或有頻繁驚厥時,腦部缺氧及病理變化加重,預后多較差,容易留有神經、精神的后遺癥。某些病毒所致的腦炎預后較差,如西方馬腦炎患兒常有后遺癥,年齡愈小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