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現胎兒腎積水怎么辦
研究發現,孕期最大積液<10毫米者,多為正常變異;在10~14毫米者,若不合并其他部位畸形和染色體異常,一般不會造成嚴重不良后果。而雙側、多部位、最大積液量≥15毫米的患兒,合并有其他畸形及染色體異常率明顯增高,也最為危險。
因此,輕度單純性腎積水患兒,可自行消失或出生后經治療可改善。因此,發現積液,不要輕率地做出結論,應結合胎兒孕齡、積液量的變化、積液部位范圍,是否伴有胎兒染色體異常或其他畸形,以及胎兒大小等因素綜合考慮,判斷胎兒腎積液的后果,最后作出處理。積液量<10毫米者,若定期隨訪積液逐漸減少、消失或無變化,考慮為正常變異,對寶寶以后的發育無明顯影響,可繼續妊娠。對積液范圍在10~14毫米者,應先排除有無合并其他畸形和染色體異常。若無,則可繼續妊娠,并保證每2周1次的定期超聲檢查,以發現積液量的變化;如積液量增多或出現多部位積液,應視為病變發展,反之則視為好轉。對積液≥15毫米、積液者,若達到高峰孕周,即孕29~32周后仍無明顯消退,必須高度重視,做染色體檢查。一旦判斷可能會有后遺癥,應盡快引產。
二、小兒腎積水疾病治療方法有什么
中醫治療腎積水
腎積水是由于尿路阻塞而引起的腎盂腎盞擴大伴有腎組織萎縮。可發生于泌尿道的任何部位,可為單側或雙側,有先天性與后天性兩種。
中醫學認為腎積水多因脾腎虧虛,水濕不運;或因砂石梗阻,影響水行;或濕熱灼陰,氣化不利,水道不暢。治療腎積水應溫陽利水,益氣健脾,補腎陽的方針。
桂枝8 淫羊藿10 澤瀉9 云苓15 熟附子9 金錢草18 熟地18 淮山18 薏苡仁15 滑石(布包)10 白術18 車前子9 黨參18 川斷12 黃芪10,煎熬服用,可治療腎積水。
食療
白茅根:洗凈搗爛,放砂鍋煮開后,然后放兩個白菊花然后自然涼涼,喝下,一天一次,上午喝,連喝三天,八天可見效果。
冬瓜薏仁粥:薏仁和白米,兩者的比例約為三比—,薏仁先用水浸泡四、五個鐘頭,白米浸泡三十分鐘,然后兩者混合,姜絲少許。先用油將姜絲爆香,然后連同連皮冬瓜三百克—起熬煮成粥。用于腎臟病水腫而表現為脾氣不足,腎積水患者,納呆食少,大便軟者。
在針對病因的消除基礎上解除梗阻,改善腎功能,緩解癥狀,消滅感染,盡可能修復其正常的解剖結構,是治療腎積水的主要目的。
三、腎積水就要切腎嗎
腎積水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尿路梗阻引起的腎臟的病理改變。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尿液使體內的代謝廢物經尿路排出體外,調節體內酸堿平衡以及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從腎集合管一直到尿道外口,任何部位的梗阻都會影響尿液的排出而引起腎積水。尿路梗阻的原因很多:小兒以先天畸形為多見,最常見的是腎盂輸尿管連接部先天發育異常,無論是否有狹窄都可能因該處輸尿管蠕動不良,使尿液不能完全通過而引起腎積水。成人常見的原因為尿路結石、炎性狹窄、腫瘤以及外在的壓迫等。腹膜后纖維化以及神經源性膀胱等尿道疾患均可引起雙腎積水,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也可引起雙腎積水。
除先天性腎積水以外,其他原因的腎積水常由檢查原發病而被檢查出來。而先天性腎積水是在不知不覺的長期過程中逐漸加重著,因而常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一部分患兒的腹部膨隆或出現明顯的包塊,或是出現間歇的腹痛,在就醫時才被發現。因而,腎積水可以發現于任何年齡。最早在胎兒7~8個月時就有可能經b超發現。發現腎積水后,應當進一步通過靜脈及逆行腎盂造影以了解腎臟的功能以及梗阻的部位。對靜脈腎盂造影不顯影者,放射性核素掃描可以補充估價腎功能受損情況。ct檢查能顯示腎的大小、輪廓以及腎實質的厚度和功能情況,逆行腎盂造影可以確定梗阻的部位。當然,不是每個病人都要做所有的檢查。
正確估價積水腎臟尤其是巨大腎積水腎的功能,對治療腎積水是很有意義的。當成人腎積水量超過1000毫升,兒童腎積水量超過24小時尿量的總數,即被確定為巨大腎積水。過去認為,只要對側腎臟是好的,巨大積水的腎臟都可以被切除。而我們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巨大腎積水相當大一部分(大約70%)的病例經解除梗阻或腎造瘺引流,腎功能可以得到較大程度的恢復。不能單純以腎積水量的多少來衡量腎臟是否有功能,腎內型腎盂積水由于腎盂不能單獨向外擴張,盡管積水量還不是很大,但較早的出現腎實質受壓變薄,腎功能嚴重受損,而腎外型腎盂積水腎盂可以向外擴張,積水量可能會更多一些,腎實質受壓變薄也可能不十分嚴重。靜脈腎盂造影不顯影不能完全說明腎臟就沒有功能,因為靜脈腎盂造影腎臟顯形情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治療巨大腎積水時是切除積水腎還是保留腎,要有一個觀念的轉變,應當有量化的指標。
四、腎積水的病因是什么
1.先天性的梗阻病因
(1)節段性的無功能
由于腎盂輸尿管交界處或上段輸尿管有節段性的肌肉缺如、發育不全或解剖結構紊亂,影響了此段輸尿管的正常蠕動,造成動力性的梗阻。此種病變如發生在輸尿管膀胱入口處,則形成先天性巨輸尿管,后果為腎、輸尿管擴張與積水。
(2)內在性輸尿管狹窄
大多發生在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段通常為1~2mm,也可長達1~3cm,產生不完全的梗阻和繼發性扭曲。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在梗阻段的肌細胞周圍及細胞中間有過多的膠原纖維,久之肌肉細胞被損害,形成以膠原纖維為主的無彈性的狹窄段阻礙了尿液的傳送而形成腎積水。
(3)輸尿管扭曲、粘連、束帶或瓣膜橛結構
此可為先天性也可能為后天獲得,常發生在腎盂輸尿管交界處、輸尿管腰段,兒童與嬰兒幾乎占2/3。
(4)異位血管壓迫
位于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的前方,其他有馬蹄形腎和胚胎發育時腎臟旋轉受阻等。
(5)輸尿管高位開口
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因腎盂周圍纖維化或膀胱輸尿管回流等引起無癥狀腎盂擴張,導致腎盂輸尿管交界部位相對向上遷移,在術中不能發現狹窄。
2.后天獲得性梗阻
(1)炎癥后或缺血性的瘢痕導致局部固定。
(2)膀胱輸尿管回流造成輸尿管扭曲,加之輸尿管周圍纖維化后,最終形成腎盂輸尿管交界處或輸尿管的梗阻。
(3)腎盂與輸尿管的腫瘤、息肉等新生物,可為原發也可能為轉移性。
(4)異位腎臟。
(5)結石和外傷及外傷后的瘢痕狹窄。
3.外來病因造成的梗阻
主要包括動脈、靜脈的病灶;女性生殖系統病變;盆腔的腫瘤、炎癥;胃腸道病變;腹膜后病變(包括腹膜后纖維化、膿腫、出血、腫瘤等)。
4.下尿路的各種疾病造成的梗阻
如前列腺增生、膀胱頸部攣縮、尿道狹窄、腫瘤、結石甚至于包莖等,也都會造成上尿路排空困難而形成腎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