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鵝口瘡最佳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鵝口瘡最佳的治療方法一、局部用藥
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鵝口瘡最佳的治療方法二、全身用藥
癥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
鵝口瘡最佳的治療方法三、飲食衛生
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后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
鵝口瘡最佳的治療方法四、營養供給
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鵝口瘡最佳的治療方法五、針灸治療
采用中醫針灸的方法治療,主穴應選:地倉、頰車、承漿。備用穴取合谷。每次選2穴,輕刺激,每日1次。
二、鵝口瘡患者的食療方
實癥
[臨床表現]唇頰內側、舌面、上腭等處有黃豆或綠豆大小的黃白色潰瘍點,呈圓型或橢圓型,周圍粘膜鮮紅,潰點數目較多,一般為6—10個,疼痛,尤以進食時為甚;頭痛、口渴、小便赤,舌質紅,脈滑數。
[食療藥膳]
1.藕節冬瓜豆腐湯:鮮藕節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共煎湯服,每日2次。
2.銀花綠豆湯:金銀花20克,綠豆60克,紅糖30克。先將金銀花煎水,去渣,入綠豆煮至熟爛,再加入紅糖,飲湯食豆。
3.西瓜甘蔗汁:西瓜250克,甘蔗150克,共絞汁飲用。每日2次。
虛癥
[臨床表現]口腔粘膜潰爛如黃豆大或綠豆大,表面灰白,周圍顏色淡紅,潰點1—2個,經常反復發作,飲食刺激時疼痛,舌質紅嫩,苔少,脈虛細。
[食療藥膳]
1.木耳雞蛋湯:白木耳15克,黑木耳10克,山楂10克,雞蛋1枚。將木耳、山楂水煎,熟時將雞蛋打開放進湯里調勻,再煮片刻即可服用。每日1—2次。
2.當歸黑豆雞蛋湯:當歸頭15克,黑豆50克,雞蛋1枚。先煮當歸、黑豆1小時,然后將雞蛋打開,調勻,和當歸、黑豆一起煎煮至豆爛,便可服食。
3.綠豆雞蛋飲:雞蛋1枚,綠豆30克。將雞蛋打人碗中調成糊狀;綠豆用冷水浸泡10—20分鐘,煮沸約5分鐘,取綠豆湯沖入雞蛋糊內,成蛋花狀服之,每日早晚各1次。
三、鵝口瘡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一、準媽媽產道有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通常寄生在人體的皮膚、腸道,以及女性的陰道中,如果準媽媽孕前有白色念珠菌陰道炎,那么就要及時治療。有統計表明,正常新生兒的鵝口瘡有99%是出生經過產道時,接觸到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而造成的感染。
二、新媽媽壓力過大。當了新媽媽后,總要擔心寶寶的照料、喂養等問題,心理、生理上的壓力明顯增大,再加上自己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好,即使沒有出現生病的狀況,過大的壓力同樣會導致新媽媽抵抗力下降,念珠菌增多或感染幾率加大。
三、口服抗生素,接受化學治療而導致的免疫力下降。
四、身體抵抗力還不夠強大。新生寶寶的口腔黏膜嬌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損,都會使病菌有機可乘,侵入寶寶的傷口繼發感染。
五、盲目用藥。現代醫學證實,嬰幼兒患鵝口瘡還與長期、盲目使用廣譜抗生素、類固醇藥物有關,造成嬰幼兒體內正常菌群的紊亂。
四、鵝口瘡的保健常識
當發現寶寶的口腔里長出白色絮狀物時,有的人喜歡用手或布擦洗口腔,這樣做是徒勞的,白斑過幾天又會重新長出來。即使表面上擦掉了仍然有許多霉菌存在,到了一定時候又繁殖起來。
涂藥時不要吃奶或喝水,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藥,以免沖掉口腔中的藥物。
注意病兒口腔的清潔,指導喂服,加強個人衛生。喂乳前后用溫水將乳頭沖洗干凈,喂乳后再給嬰兒喂服少量溫開水。
觀察病兒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的增減及吮乳情況。若見病兒煩躁、口臭、流涎、便秘,吮浮時啼哭,吞咽、呼吸困難時,應及時送往醫院處理。發熱者,定時測量體溫,給予物理降溫,喂服淡鹽水或溫開水。注意飲食鼓勵寶寶多飲水,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牛奶、蛋羹、麥片、面片等;寶寶因為疼痛不愿吃東西、不肯吸吮,這時應耐心用小匙慢慢喂奶,以保證營養;避免攝入過酸、過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