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解決孩子吃奶過急的問題
寶寶吃奶太急了,有時候就會容易嗆到,就容易產生吐奶或是哭鬧等現象,那么寶寶吃奶太急怎么辦呢?其實這是跟媽媽的喂奶護理有著很大的關系的,要注意寶寶喂奶的方法及姿勢,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這樣的話就可以明顯的改善這一關系,就可以避免這一癥狀,給寶寶一個舒適的喂奶方法及姿勢,那么寶寶也可以吃得比較舒心。
首先喂奶分為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這兩種是有著一定區別,需要注意的也有所不同。
●母乳喂養
在母乳喂養之前,媽媽首先要經過一定練習,需要有耐心,也才可以更好的為寶寶進行母乳喂養,一般情況下在分娩之后,要盡快給寶寶喂奶,最好是在一個小時之內,然后接下去在寶寶餓的時候再進行哺乳。寶寶在餓的時候一般會有所表現,比如用鼻子拱乳頭,有的會努嘴。如果你想知道寶寶是否真的餓了,那么你也可以把手在寶寶嘴巴可以夠得著的地方,比如臉頰,如果寶寶餓了,他就會來找你的的手。
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間隔,差不多是在兩到三小時一次,這是新手生兒的情況,有的寶寶相對會頻繁,那也是屬于正常的,所以媽媽們也要注意給予滿足。如果新生兒寶寶睡覺超過四個小時的話,那么媽媽可以輕輕動一下寶寶,讓寶寶醒來給他喂奶,不過如果寶寶吃了一會又睡著的話,那么媽媽應當停止喂奶,等過一小段時間再試。
在喂奶時,媽媽應該找一個舒服的姿勢,一般可以躺倒或者是端坐,讓寶寶睡在媽媽身邊,或者是把寶寶換抱在胸前,身體應該面向媽媽,如果有用枕頭的話,那么一定要注意枕頭不能影響防礙到寶寶的呼吸。
寶寶在吃完奶時,不應該馬上讓寶寶躺下,要稍微把寶寶身子扶直直民,然后輕輕的拍寶寶后背,直到打嗝,這個打打嗝有時是聽不到聲音的,主要是把吸進去的空氣釋放。
●人工喂奶
雖然是人工喂奶,但也要選擇合適的姿勢,要跟寶寶建立一個親密的關系,媽媽的胸要跟寶寶的臉保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建立一個母嬰間的親密關系,跟寶寶進行一個眼神交流。
人工喂奶要注意奶瓶的角度,奶瓶的角度很重要,才能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這個奶瓶的角度起到一個關鍵的作用,要保持奶液填滿瓶頸。然后可以有規律的更換胳膊的給寶寶喂奶,減少不適的感覺,同時也可以讓寶寶學會了從不同方向進食。
人工喂養和母乳喂養是一樣,在寶寶吃完后,也要稍稍扶起輕拍后背,讓寶寶打嗝釋放出吸入的空氣。
二、怎么解決孩子不愛吃奶的問題
當孩子出現厭奶的情況時,要求家長要排除厭奶的病理性原因。
其實生理性厭奶期一般經過20~30天就會恢復正常奶量,家長大可不必著急。針對生理性厭奶可以做如下的處理:
◆首先選擇合適的奶嘴。因為孩子正處于乳牙要萌出的階段,牙齦不適,因此需要選擇軟硬度合適,大小合適的奶嘴。適當地擴大奶嘴眼,避免孩子吸吮疲勞后不愿意再吸吮。
◆選擇適當的溫度,因為溫度過高或過低,刺激孩子的牙齦不舒服,造成孩子不愿意吃奶。
◆可以適當地增加喂奶的次數,例如原來每天4次,可以改為5~6次,保證每天攝入的奶量。當孩子奶量回復正常時,再逐漸改回每天4次。
◆泥糊狀食品不能添加過多,影響了配方奶的入量。因為小嬰兒每天的熱量物質攝入還應以奶為主。
◆注意孩子吃奶的環境要安靜,避免轉移孩子吃奶的注意力。
每個孩子的生理性厭奶期表現的不一樣,有的孩子可能很嚴重,有的孩子可能沒有表現就過去了,而且每個孩子發生的時間也不一樣,早的孩子可能3個月就發生,晚的孩子可能6個月才出現。但是,如果有的孩子生理性厭奶期嚴重的影響了發育,就需要去醫院就診了。
三、為何寶寶添加輔食后不愛吃奶
寶寶添加輔食后,父母會感覺寶寶吃奶明顯減少,有的甚至光吃飯不吃奶了,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添加輔食不合理,如添加過早(4個月前)或輔食與奶類的搭配不當,想吃多少就給多少,輔食給多了,孩子沒有饑餓感,抑制了吃奶的食欲。還有的家長,為了使孩子愛吃輔食,口味調得比奶類鮮濃,使孩子味覺發生了改變,不再對淡而無味的奶感愛好了。另一種情況是添加輔食過晚,造成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B1、鐵、鋅等缺乏,使胃酸減少,味覺遲鈍,食欲減退,對食物不感愛好,吃奶也減少了。如不及時糾正就輕易發生營養缺乏性疾病,如貧血、佝僂病、微量元素缺乏,甚至出現發育遲緩、營養不良、反抗力下降,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合理添加輔食是糾正以上情況的重要措施。
2、孩子自身的某些原因也可以引起不愛吃奶,如患有乳糖不耐受及牛奶過敏癥。嬰兒斷母乳后,不給以配方奶,僅以谷類、菜類代替,會使乳糖酶逐漸減少,一段時間后再給奶類,會使乳糖酶不足造成腹脹、腹疼、腹瀉,而拒吃奶類。如發生腹瀉后,使小腸黏膜受損以至萎縮,使乳糖酶分泌不足,食用奶類后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對癥狀較輕的乳糖不耐癥嬰兒,可服用酸奶糾正。
總之,孩子不想吃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應仔細觀察,尋找原因,學會添加輔食的技能,對癥下“藥”,予以糾正。如已經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應及時到醫院兒保門診尋求專家的幫助
四、寶寶吃奶睡著要怎么辦
寶寶吃奶睡著了,原因要具體分析,大體上可概括為病理和生理性兩個方面。
任何能引起中樞神經興奮性降低的疾病,都可以使小兒吃奶少,入睡。
要了解寶寶的生理機能和睡眠規律。新生兒大腦皮層興奮性低,神經活動過程減弱,易疲勞而進入睡眠狀態。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皮層發育,興奮活動增強,所需睡眠時間逐漸縮短。新生兒除吃奶以外,幾乎都處于睡眠狀態。
寶寶1-3月齡每日睡眠需18-20小時,4-6月齡每日睡眠16-18小時,7-9月齡每日睡眠需14-16小時,10-12月齡每日需13-15小時。如果不能掌握寶寶每天的睡眠規律,在寶寶困乏時喂奶,寶寶就會睡著。
對寶寶吃奶時睡著了,應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1、新生兒期寶寶吃幾口睡著了,稍停些時候又要吃。對這種情況成人要有耐心,睡了就把他放下,醒了有吃乳要求時再喂。切不可將乳頭放在嘴里,防止乳汁誤入氣管和形成不良吮吸習慣。
2、嬰兒時期掌握睡眠規律,不要在寶寶想睡時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