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易長濕疹是什么原因
第一:成人濕疹的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濕疹癥狀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濕都可使濕疹表現顯著。由于濕疹伴有奇癢,許多患者會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膚破潰。
第二:其實成人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淺層真皮及表皮炎。病因復雜。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原因和誘發的因素常因個體因素和疾病的不同階段而異,因此不易確定。誘因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有食物方面的、吸入方面、微生物以及生活環境中及各種化學物質等引起。內因方面如慢性感染病灶及內分泌及代謝改變方面、血循環障礙以及神經精神因素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濕疹。
第三:在現實生活中,由于飲食污染、環境污染、輻射污染,我們的生活空間充滿的污染源,導致飲食不潔、肥甘厚味、生濕生痰,痰濕凝聚,形成“血液污染”現代醫學稱之為“血液中毒”。被“污染的血液”則會觸發人體的自身我免疫系統,促使人體加大自我排毒能力;當皮膚代謝系統不能適應這種反應時,皮膚免疫系統就是出現過激反應,從而導致身上長濕疹、蕁麻疹。
二、長濕疹該怎么樣治療
內治療法:濕疹治目的在于抗炎、止癢。常用的有抗組織胺藥、鎮靜安定劑。對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或用普魯卡因作靜脈封閉。對用多種療法效果不明顯的急性泛發性濕疹患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一旦急性癥狀被控制后即應酌情減量撤除,以防長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有感染時應考慮加用相應的抗生素。
局部療法:對癥選用適當的劑型,外用藥物應根據需要及皮疹特點,選用清潔、止癢、抗菌、抗炎、收斂及角質促成劑等。
急性濕疹:無滲出時可用爐甘石洗劑,滲出多時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濕敷,當滲液減少后可選用含有皮質類固醇的霜膏和濕敷交替使用。
亞急性濕疹:般常選用糠餾油、黑豆餾油和含有皮質類固醇的乳劑和糊劑等。為了防止和控制繼發性感染可在前述藥物中加入新霉素等抗生素。
慢性濕疹:常用糠餾油、黑豆餾油、煤焦油和皮質類固醇類軟膏或霜,也可將這類藥物制成硬膏或涂膜劑。此外,對限局肥厚性損害尚可用皮質類固醇作局部皮內注射。每周1次,一般4一6次為一療程。如果對于激素類藥物有所顧忌,也可以選用中藥乳膏,比如帝韻堂奇草霜,效果不錯。
三、治療濕疹的食療方法
一、米仁荸薺湯:生米仁5克,荸薺10枚去皮切片,加水煮服,每日1次,連服10天,就可以緩解濕疹的癥狀。
二、鮮蘆根汁:鮮蘆根100克擠汁,日數次喂服,連喂一周左右,可治嬰幼兒濕疹。
三、赤豆米仁湯:赤小豆、米仁各30克,煮熟爛,加糖適量,日服2次,小兒可減量或僅吃湯,可吃一段時間。
四、綠豆甘草湯:綠豆60克,甘草5克煮湯,吃綠豆及湯,小兒量減半。
五、鮮地瓜:鮮地瓜60克去皮擠汁,并將渣搗爛如泥狀,加醋適量調勻,敷患處,汁可飲服,連用5~7天。
六、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七、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鐘加入紅糖即可。
八、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四、長濕疹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忌抓癢:抓癢使皮膚不斷遭到刺激,會越抓越癢,其結果會使皮膚病變區更加增厚粗糙和苔癬化,抓破皮膚又會引發感染。這也是濕疹患者應注意的一些細節!
二、忌肥皂洗:皮炎濕疹患者最怕各種刺激,肥皂,特別是堿性強的肥皂對皮膚也是一種化學刺激,會使皮膚病變加重。
三、忌熱水燙:有的病人因癢得難受就用熱水燙,結果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紅腫加重,病變區滲液增加,病情更重。
四、忌刺激性食物:象酒、濃茶、辣椒、咖啡等會使瘙癢加重,應忌之。魚,蝦等食品會使濕疹加重,也應避免食用。對于濕疹患來說幾點濕疹患者應注意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一不注意,就可能會加得病性!
五、忌亂用藥:皮炎濕疹療程長,易反復發作難以治愈,病人往往亂用激素藥物,濫用激素藥物,以求一時痛快,其結果事與愿違,病情未能減輕,甚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