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啊
1、腎臟疾病
主要見于血液濃縮而導致相對性的增高,比如大量出血、嚴重的燒傷、腎臟疾病等。
2、脫水、腹瀉、高熱等等急劇失水的情況
可以這么說,血水是一種溶液,當溶液中的水減少,而白蛋白這種溶劑不變,便會出現白蛋白濃度偏高。
3、受到蛋白質攝入量的影響
如果檢查者每日攝入的蛋白質過高,也會導致白蛋白升高。
白蛋白的作用
(1)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恒定
白蛋白是血漿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較多的一種蛋白質。
(2)血漿人血白蛋白的運輸功能
血漿白蛋白能與體內許多難溶性的小分子有機物和無機離子可逆地結合形成易溶性的復合物,成為這些物質在血液循環中的運輸形式。由此可見白蛋白屬于非專一性的運輸蛋白,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性,與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關。人血白蛋白,適用于低蛋白血癥的防治,治療肝硬化及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
(3)血漿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
血漿中白蛋白的含量遠比球蛋白多,親水作用又比球蛋白大,這使血漿中的白蛋白對球蛋白起到一種膠體保護的穩定作用。當肝臟功能障礙引起白蛋白合成不足時,可使血漿球蛋白失去膠體保護作用,穩定性下降。
血漿球蛋白的穩定性下降,將嚴重影響這些物質在體內的代謝、利用,引起相應的癥狀。此外,白蛋白還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白蛋白在血漿中也不斷地進行著代謝更新,血漿白蛋白分解產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組織蛋白,氧化分解以供應能量或轉變成其它含氮物質。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藥物當與白蛋白結合時,可以不表現其活性,而視為其儲存形式,由于這種結合的可逆性和處于動態平衡,因此在調節這些激素和藥物的代謝上,具有重要意義。白蛋白是具有黏性、膠質性的物質,在人體內遇到重金屬離子時,會自動與重金屬離子結合,由排泄系統排出體外,起到解毒的作用。因此,食用含白蛋白豐富的食物,可避免重金屬離子的吸收而中毒。白蛋白對胃壁還有保護作用。
二、白蛋白偏低原因有
原因一
白蛋白偏低通常是營養狀態不太好;球蛋白偏低一般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了免疫抑制劑等,但光看這兩個指標,很難確定問題,還要看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等。
原因二
白蛋白低與肝功能異常有關還與肝臟合成蛋白質功能下降有關,飲食上以高熱量,高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而易消化的食物為宜,但不要過量,因為會加重肝臟負擔。
原因三
白蛋白合成不足,常見于急慢性肝病。蛋白質營養不良或吸收不良。
原因四
營養不良性低蛋白血癥或消化道疾患,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如胃癌,腸癌,肝癌。
原因五
***性低蛋白血癥。由于腎臟正常的排泄屏障受損引起的大量血清白蛋白從尿液中排出,且丟失的蛋白總量大大超過人正常飲食攝入的蛋白的量,即會導致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原因六
肝臟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場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幾乎全由肝臟合成,各種肝臟、蛋白補償機能受損,則造成制造的不足。會導致白蛋白偏低。
三、白蛋白偏低的危害有什么啊
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膠體滲透壓紊亂出現水腫氨基酸、激素、維生素等器官供應減少,分解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泄出去,都可以導致白蛋白偏低。在臨床診療中,白蛋白偏低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當肝功能受損時,白蛋白產生減少,其降低程度與肝炎的嚴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
2.白蛋白的作用之一是營養細胞和維持血管內的滲透壓。當白蛋白減少時,血管內滲透壓降低,患者可出現腹水。
一般情況下,肝臟疾病患者在肝功能檢查中白蛋白偏低的現象比較常見,因為肝臟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肝損傷,導致白蛋白產生減少。因此,肝臟疾病患者要定期檢查白蛋白,根據白蛋白降低程度了解病情輕重,及時進行治療,防止肝腹水、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的發生。
四、白蛋白偏低的飲食
偏低飲食
首先提醒肝病患者,肝功能檢查出白蛋白偏低,可能意味著肝功能嚴重損傷,所以,先別著急白蛋白偏低吃什么,而是要檢查其他肝功能,確定是不是肝病變嚴重了,如果是真的肝損傷嚴重,抓緊治療是正經,這個時候光治白蛋白偏低,已經不起什么作用了,必須保肝抗病毒治療。如果沒有肝損傷嚴重,肝炎患者白蛋白偏低,可能是由于營養不良,由于肝炎病人不是亂吃藥,所以也別盲目注射白蛋白,多吃一些少油膩而含有豐富白蛋白的食物,比如魚類、雞蛋等。
結語:以上的內容就是關于白蛋白了,白蛋白是我們人體內部合成的一種蛋白質,它與我們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但是很多時候由于某些原因會導致我們體內的白蛋白失調,這就會讓我們的健康受到很大損害,因此在出現不適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