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生素D中毒癥有哪些表現
VitD中毒多見一般癥狀,缺乏特殊性,因此輕癥往往不易被注意,甚至被認為是佝僂病早期癥狀而給更多的VitD,癥狀明顯后又易誤診為其他疾病。
輕癥:中毒早期可表現有低熱、煩躁、厭食、惡心、嘔吐、腹瀉、便秘、口渴、無力等。
重癥:晚期可出現高熱、多尿、少尿、脫水、嗜睡.昏迷、抽搐等癥狀。嚴重者可因高鈣血癥和腎功能衰竭而致死。 主要依據有①應用過量VitD史,如每日量在4000IU以上,連用數月或反復大劑量肌注史。②血鈣增高、尿鈣陽性。③X線照片異常。但應注意早期中毒時X線改變不明顯,中毒恢復期及后遺癥期血鈣不高,中毒癥狀與VitD用量并不行。在醫療實踐中,用大劑量并不太少,但中毒不太多見,這很可能與VitD的代謝特點有關。VitD進入人體內需經肝臟轉化為25(OH)D,再經腎臟轉化為1,25(OH)2D,只有后者才能很強的生物活性。正常人有反饋調節機制,使25(OH)D和1,25(OH)2D的產量不至于過高。估計只有在VitD用量過大、機體難以調節控制,或調節機制失常時,才出現中毒癥狀。一般長期慢性中毒病例易見X線異常,急性中毒的早期先有血清25-OHD和血鈣升高,其后才出現骨骺的改變。在治療過程中血鈣先恢復,骨骺X線檢查多在以后逐漸恢復。X線陽性可助診斷,而陰性不能否定VitD中毒。
二、維生素d中毒癥的病因是什么
(1)誤診:有時會將其他骨骼代謝性疾病或內分泌病診斷為佝僂病而長期大劑量攝入維生素d。例如:診斷錯誤,如有出牙晚、走路遲、煩躁、多汗、后枕禿、體弱等癥狀時,即誤為佝僂病而給突擊療法。x線檢查也常把尺骨遠端正常變異誤診為佝僂病。
(2)治療用量不當:如果在短期內多次給大劑量維生素d治療佝僂病。例如:未全面分析患兒佝僂病的診斷及其輕重程度,甚至僅因多汗一個癥狀或枕禿、郝氏溝等一個體征,就給以大劑量突擊治療,可引起維生素d中毒。
(3)預防量過大:每日攝入維生素d過多,例如:未詳細了解患兒過去所用維生素d劑量,不少家長不了解維生素 d 的毒性,自行加大維生素 d 的用量;有些醫務人員也常常忽略這一情況,為患者使用大量維生素 d制劑,致使患兒發生中毒。打針:許多家長誤以為打針必然比吃藥效果好或是嫌每天服用魚肝油麻煩,要求醫生打維生素 d 針預防,有些醫生也習慣于用注射方法預防,致使維生素d 用量過大,發生中毒。
三、維生素D中毒癥西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輕癥:首先應停止使用各種維生素 d 制劑和鈣,配合低鈣飲食,多飲水,避免陽光照射。經過一段時間,身體內多余的維生素 d 會被逐漸消耗和排泄掉,病情就會逐漸好轉,并漸至痊愈。
對嚴重中毒病例需住院治療。全部治療必須在醫師嚴格指導下進行。
呋塞米0.5-1mg/(kg*次)靜脈注射,必要時可重復使用,增加尿鈣排泄;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抑制腸道對鈣的吸收,且與vitd有拮抗作用。口服強的松1~2mg/kg/d,1~2周后血鈣即降至正常,一般連用服2~3周停用,血鈣不再上升。
降鈣素50-100u/d肌內注射。可減低血漿中鈣、磷濃度,抑制鈣、磷的吸收。
口服硫酸可減少鈣的吸收控制感染,糾正脫水酸中毒。較大兒童可用1~2g,注意保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重癥可口服氫氧化鋁或依地酸鈉以減少腸鈣吸收。藥物治療可根據血鈣及x線照片適當延長用藥時間。
四、維生素D中毒癥預防有哪些
①嚴格掌握vitd預防或治療用量,預防量每日口服不超過400iu,應向家長宣傳vitd過量的危害性,要按醫囑用藥。北京市所用強化維生素ad牛奶,可以適量補充vd量不致發生中毒。
②需要作突擊治療前應詳細詢問患兒過去所用vitd劑量。根據北京兒童醫院所見中毒病例多數是在長期大量口服魚肝油的基礎上,再加d2或d3注射后更易出現中毒癥狀,故用注射大劑量前一定要掌握適應癥。
③用一般vitd劑量療效不滿意時,應檢查血鈣、磷及堿性磷酸酶后再決定是否用突擊療法。
④一般營養性佝僂病的防治盡量避免大劑量vd突擊,在必須應用大劑量vitd治療時,密切觀察臨床癥狀,每月測定血鈣有無中毒跡象,必要時每半月測查一次。應該注意vitd是一種蓄積性藥物,長期貯存于體內脂肪和肌肉中,所測知鈣水平代表數月治療的總和。
⑤實踐證明vd20iu與40萬iu效果相同,必須大劑量vitd突擊治療時,最好不超過20iu,一般不用第二次注射。肝、腎及胃腸功能正常的小兒口服vd與肌注效果相同,口服安全,非必要時不用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