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恐懼癥如何自我調節
注意力集中法
在社交場合,不必過度關注自己給別人留下的印象,要知道自己不過是個小人物,不會引起人們的過分關注,正確的做法是學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才對。
兜頭一問法
當心理過于緊張或焦慮時,不妨兜頭一問:再壞又能壞到哪里去?最終我又能失去些什么?最糟糕的結果又會是怎樣?大不了是再回到原起點,有什么了不起!想通了這些,一切就會變得容易起來了。
鐘擺法
為了戰勝恐懼,心里不妨這樣想:鐘擺要擺向這一邊,必須先往另一邊使勁。我臉紅大不了紅得像塊紅布;我心跳有什么了不起,我還想跳得比搖滾樂鼓點還快呢!結果呢,人們會發現實際情況遠沒有原先想象得那么嚴重,于是注意力就被轉移到正題上了。
系統脫敏法
如果面對自己愛戀的女孩子,可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礙。一:先下決心看她的衣服;二:看她的臉蛋兒和眼睛;三:向她笑一笑;四:當有朋友在身邊時主動與她說話;五:有勇氣單獨與她接觸。這種避免直接碰撞敏感中心的方法使一個原本看來很困難的社交行為變得容易起來,這種方法對輕度社交恐懼癥一般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不過,當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已經比較嚴重時,就有必要適量應用藥物治療,這對消除心理緊張和緩解生理不適均有一定效果。這種治療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造成對藥物的成癮性、依賴性等不良后果。
可以說,社交恐懼癥的治療過程也是重塑患者健全人格的過程,其見效并不難,關鍵是如何保證不再復發。外界的刺激是多種多樣的,新的環境刺激會對“社交恐懼”形成新的情境喚醒。因此,單純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常常會無濟于事。在治療社交恐懼癥的過程中,只有運用生理治療和心理治療的綜合措施,將常規性一般治療與階段性強化治療并舉進行,才能使希望走出社交恐懼癥陰影的人們重新找回屬于自己的明媚天空。
二、社交恐懼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①生理原因:2000年在上海召開了有關社交恐懼癥的研討會,主講人美國著名精神病學教授戴維西漢先生說,社交恐懼癥的發病是因為人體內一種叫“5-羥色胺”的化學物質失調所致。這種物質負責向大腦神經細胞傳遞信息。這種物質過多或過少都可引起人們的恐懼情緒。
②心理原因:社交恐懼癥患者一般自尊心較強,害怕被別人拒絕,或者對自己的外貌沒有信心。
③家庭原因:從小性格受到壓抑,或者是父母沒有教會他們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遷過于頻繁。
④社會原因:本身所處的社會環境較為惡劣,與人交往時受到的挫折居多。
⑤思維方式:性格其實就是人自身思維方式的一種外在體現,不正確的思維方式造就了社交恐懼癥。比如過分的完美主義者受到打擊后帶來的過分自身反省,每個社交恐懼癥患者都應該對“自己”(本我、自我、超我...)有充分的了解。
三、患上社交恐懼癥該怎么辦呢
一,如果你想克服社交恐懼癥,首先要面對的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只要戰勝了對自己內心的恐懼,則無疾病的容身之處。所以要做的第一步是認可自己,相信這世界沒有完美的東西,不要因為一些小事便讓自己陷入糾結與悲傷的氛圍,只有接受了自己,方會有更多的人接受你。
二,抵御恐懼癥需一步一步的來,為自己制定一個計劃,每天的規定自己做一小件自己不敢去完成的事,如,主動跟一個人聊天,幫助他人等,如此循環,你會發現,所謂的恐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煙消云散,這也是克服恐懼癥的一個方法。
三,若是病情嚴重,一定要及時的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以及治療,要知道恐懼癥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靠個人的力量有時候是很難克服的,所以尋求專業的治療,是對自己健康的保障。
社交恐懼癥通常是性格過于內向的人患病,因此這些人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盡量和周圍的同學、朋友或者同事交流,我們沒有必要改變性格,但是也要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避免疾病出現在我們身上。
四、患上社交恐懼癥應該怎么治療
1、社交恐懼癥的藥物療法
常用的西藥有阿普唑侖、艾司唑侖、硝基安定、氯硝安定等。而對于社交恐懼癥而言,目前療效肯定的是苯乙肼和反苯環丙胺以及嗎氯貝胺。而五羥色胺抑制劑類的抗抑郁藥,如帕羅西汀,已經被美國藥品和食品管理局認定為對此病有效的藥物。三環類抗抑郁藥在抗恐懼癥的治療中有過報告,但效果至今還沒有明確定論。
天津華北醫院研制的特效藥物系列經對病人診斷辯證用藥后,有效率可達97.5%,治愈率可達76.6%.已經通過有關衛生部門的審批,目前在同類藥物中,是治療神經官能癥的首選藥物。? 該特效藥物是中藥制劑,以營養、調理神經為主,其藥優點在于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無依賴成隱性。能激***內疲備神經,營養腦細胞,對心臟和胃腸功能紊亂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此藥配方獨特,按君、臣、佐、使所配,有效的作用于病源,以養腦安神、鎮驚克憂、交通心腎、健脾益胃、養陰清火、舒肝解郁、從整體上調整五臟六腑,使其得到陰陽平衡,標本同治。
2、非藥物療法
除了藥物治療恐懼癥,還常用心理療法(如情景脫敏療法)等非藥物療法加以輔助治療,以下列舉兩種非藥物療法。
(1)催眠療法精神分析師將患者催眠,挖掘患者心靈或記憶深處的東西,看恐懼癥患者是否經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試圖尋找到患者發病的根源。這種療法時間長,花費也比較大。
(2)認知療法這是一種不斷灌輸觀念的治療方法。醫生不斷地告訴患者,這種恐懼是非正常的,讓患者正確認識人與人交往的程序,教患者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