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性
該藥小劑量時有短暫的興奮抗疲勞作用,故其丸劑又有“大力丸”之稱。又因***(Amphetamine)有其譯音名***或安非它命之稱,故甲基***也有甲基***之稱。此外,甲基***是在***化學結構基礎上改造而來,故又有去氧***之稱。甲基***藥用為片劑,作為***用時多為粉末,也有液體與丸劑。
“冰”之所以被濫用,與其特性有關。 一般中小劑量者,可以提高人的心境,有能力增加、覺醒程度提高的感覺,表現出精神振奮、清醒、機敏、話多、興致勃勃、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工作能力(特別是技巧性工作能力)提高,而且長時間工作或學習無疲勞感、無饑餓感。 基于此,一些偶爾的濫用者,如長途行車司機服用以免困倦,學生挑燈夜戰應付考試,運動員用以增強耐力和速度,演員用以增加精力和提高表演藝術等,他們都屬于非經常使用者。 近年境外傳入的“***”,是一種新型的***類***,是***的衍生物,先后在廣東等沿海城市的歌舞廳、卡拉OK廳***場所出現。服用***會使人亢奮不已,聽到音樂后搖頭不止,時間長達6~8小時,并出現幻覺和性沖動。一些服食者在被警方抓獲后,在警車上仍在渾身扭動。***對人的健康禍害極大,反復服食會成癮,過量則導致死亡;而且會造成行為失控,誘發治安和刑事案件。
二、***的危害方式
“冰”的成癮者,以每天要強迫***用大量***為待征。這些人已對***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已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這種口服濫用方式的危險之一是導致有害的“興奮劑--安眠藥”,即“興奮--抑制”濫用循環。每天使用“冰”以保持興奮,否則他們難以度過;夜時必須用安眠藥鎮靜他們高度興奮的神經,彌補“冰”作用后期的不快效應,否則亦難過。次日又開始這種惡性循環,如此反復,不能自拔。這種惡性循環極易導致過量中毒。
“冰”的濫用者,采用靜脈注射的目的是為了捕捉和感受一種短暫即逝的強烈快感或興奮,這種體驗對濫用者的求藥行為起著正性強化作用。快感過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嚴重抑郁、疲勞和激怒,這是一種痛苦的體驗,這種痛苦與再次尋味“快感”的強烈欲望相交織,導致強迫性用藥行為。這種使用***方式,極易導致精神病狀態,表現出活動過度,情感沖動,野蠻,妄想,偏執狂,幻覺甚至有殺人傾向。此種狀態過后,出現一種極度衰竭和抑郁狀態,也有因嚴重抑郁而自殺者。 “冰”長期濫用后突然停止使用,患者會出現高度疲勞、精神抑郁、饑餓感,以及強烈的求藥行為。這就是戒斷綜合征。 過量的使用***可導致急性中毒。嚴重者出現精神混亂、性欲亢進、焦慮、煩躁、幻覺狀態。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和夜間磨牙。靜脈注射方式濫用者可引起各種感染合并癥;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癥和艾滋病等。高劑量或重復使用“冰”可產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現有被害妄想、幻覺,多為幻視,也可能出現聽幻覺和觸幻覺。現代醫學稱之為***精神病。***的耐受性隨長期使用而增加,對于未產生耐受的人,使用***30毫克便會引起中毒。而有報道,長期濫用者,為了達到初期使用時的欣快效應,竟將劑量增至2000毫克,這極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驚闕、昏迷甚至死亡。
三、***毒害
興奮中樞神經,具有欣快、警覺及抑制食欲之作用,重復使用會成癮;中毒癥狀包括多話、頭痛、錯亂、高燒、血壓上升、盜汗、瞳孔放大、食欲喪失。大劑量使用引起精神錯亂,思想障礙,類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癥,多疑、幻聽、被害妄想等;長期使用導致器官性腦癥候群。有高血壓及腦中風之危險。停用之脫癮癥狀包括精神呆滯 、昏睡、易怒、煩躁不安、憂慮,有自殺的傾向。
丙胺類興奮劑具有強烈的中樞興奮作用。濫用者會處于強烈興奮狀態,表現為:不吃不睡、活動過度、情感沖動、不講道理、偏執狂、妄想、幻覺和暴力傾向。***使用過量會產生急性中毒,通常表現為不安、頭昏、震顫、腱反射亢進、話多、易激惹、煩躁、偏執性幻覺或驚恐狀態,有的會產生自殺或殺人傾向。可出現心血管病癥狀如頭痛、寒戰、面色蒼白或發赤、心悸、心律不齊、心絞痛、血壓升高、血壓降低或循環性脫虛;還可出現腸胃功能障礙如口干、口中有金屬味道、厭食、惡心、嘔吐、腹瀉、腹部絞痛;嚴重的可產生驚厥、腦出血、昏迷致死。慢性中毒可造成體重減輕和精神異常(即***精神病,或稱妄想障礙,出現幻覺、妄想狀態,酷似偏執性精神分裂癥)。同時,也會發生其他濫用感染合并癥,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癥和性病、愛滋病等。
過量的使用***可導致急性中毒。嚴重者出現精神混亂、性欲亢進、焦慮、煩躁、幻覺狀態。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和夜間磨牙。靜脈注射方式濫用者可引起各種感染合并癥;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癥和艾滋病等。高劑量或重復使用“冰”可產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現有被害妄想、幻覺,多為幻視,也可能出現聽幻覺和觸幻覺。現代醫學稱之為***精神病。
四、***危機
***問題的產生要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為了治療哮喘、嗜睡和其他一些疾病,***被當作藥物銷售,使人們上癮。這些產品的主要成分是***和它的姊妹藥物——效力更強的甲基***。它們被用于保持清醒和抑制食欲,因此,受到了卡車司機、學生和減肥者的鐘愛。
1962年,***首次作為一種違法***,被舊金山的摩托車黑幫制造出來,并在美國太平洋沿岸四處分發。這個黑幫很快便有了大批仿效者:制作***所需要的原料非常普通,并且容易得到,比如外用酒精、堿液、***和偽***;最后一種當時作為非處方藥供應。于是,作坊式實驗室曾經生產了大量的違法甲基***;墨西哥黑幫把大量廉價品帶進了墨西哥。“冰”,或者說可以放進導管中抽吸的結晶甲基***塊,在20世紀80年代的夏威夷出現,并很快蔓延到美國大陸地區,成為最受歡迎的***種類。 對比1993年和2004年的情況,表明***正在向東蔓延,擴展到了美國東北地區、中南部地區、得克薩斯州和東中部各州等地。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流行病學家簡·麥克斯韋(Jane Maxwell)緊密地跟蹤了流行態勢。她認為,由于販毒組織進一步介入市場,在從作坊式實驗室更難獲得偽***的情況下,***在東部地區的供應量更大了。此外,她還強調,這些黑幫現在正在***一種更純、因此也更強效的***。
***使用者可能會變得更虛弱。這個結論來自***濫用及精神衛生管理局的一份分析報告,這個機構發現,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服食過***的人數,從 2002年到2004年一直保持在60萬人。然而,美國***濫用及精神衛生管理局發現,這些使用者中濫用或依賴***的比例從2002年的11%上升到 2004年的22%。這表明又有13萬人面臨暴力和家庭崩潰的特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