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濕疹的癥狀有哪些呢
1、轉換的癥狀
慢性濕疹主要是由于急性、亞急性濕疹不斷復發(fā)產生的,急性濕疹在同一位置反復發(fā)作,最終轉變?yōu)槁凉裾睢?/p>
2、病發(fā)部位
慢性濕疹好發(fā)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窩、腘窩等處,分布也多對稱。皮損常是局限型,呈皮膚增厚、浸潤明顯、往成苔樣變,色素沉著屢見不鮮,境界不甚清晰。
3、病發(fā)的現象
患者常訴說劇癢難忍,遇熱或夜幕降臨時尤甚。病情纏綿,經年累月難得痊愈。在此期間,如局部治處欠妥或飲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濕疹急發(fā)著,這時其臨表如急性濕疹。
4、耳部慢性濕疹
此類濕疹常發(fā)在耳后,醫(yī)學稱旋耳疹。多發(fā)于耳前或耳后縫間,嚴重的會波及整個耳殼。
如《外科醫(yī)案匯編》所說:"耳后縫間皮色紅裂,時出黃水津津,名為旋耳瘡。"或稱黃水瘡、月蝕瘡等,相當于外耳濕疹。
以局部潮紅、灼熱、瘙癢、紅斑、水泡、糜爛、皸裂、滲液、結痂等為其主要癥狀。皮損多對稱分布、癢感較著、易并發(fā)感染。以兒童患者占多數。
二、慢性濕疹患者的飲食原則
某些富含細菌的食物,如死魚、死蝦、死螃蟹以及不新穎的肉類,某些富含真菌的食物,如蘑菇、酒糟、米醋等。
具有非凡影響性的食物,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某些生吃的食物,如生蔥、生蒜、生西紅柿,生食的某些殼類果實,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生果,如桃、葡萄、荔枝、噴鼻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
種子類食物,如各類豆類、花生、芝麻等。
某些富含卵白質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蛤蚌類、魷魚、烏賊等。
在噴鼻蕉、菠蘿、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組胺成分wit0541,雞肝臟、牛肉、臘腸內亦含有相當高的組胺,而招致濕疹的發(fā)作。
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不能吃,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蔥、生蒜、生西紅柿,生食的某些殼類果實,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芒果、草莓等。在香蕉、菠蘿、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組胺成分,雞肝臟、牛肉、香腸內亦含有相當高的組胺,而導致濕疹的發(fā)生。
三、慢性濕疹的治療誤區(qū)有哪些
誤區(qū)1:濕疹要保持皮膚干燥
正好相反,濕疹需要保濕。患濕疹的兒童存在皮膚屏障功能障礙,保濕促進皮膚屏障的恢復很關鍵。患者應規(guī)律的應用保濕劑,不只是洗澡后使用,應堅持每天使用,需要時可每天多次使用。在冬季干燥季節(jié)可考慮在房間使用加濕器,使房間溫度保持在50%左右。
誤區(qū)2:濕疹患者盡量少洗澡
過度清洗和長時間不洗澡都不正確。過度洗澡,特別是使用燙水洗澡或擦洗患處,濕疹的瘙癢會得到暫時緩解,但之后會因不良刺激和過度清洗造成的皮膚屏障的破壞而使用皮損加重,越來越癢。長時間不洗澡是也不可取。
特應性濕疹患兒應每天洗一次澡。洗澡時水溫不要過熱,平時每次洗澡的時間最好不超過10分鐘,盡量選擇無刺激性的沐浴產品。洗澡后3分鐘內使用保濕劑,以鎖住水分。
誤區(qū)3:激素副作用大,千萬不能用
實際上外用糖皮質激素還是濕疹首選藥物。糖皮質激素軟膏可引起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減退或沉著,還可誘發(fā)痤瘡、毛囊炎、真菌感染、激素依賴性皮炎等,但大多數不良反應都是長期大劑量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只要針對病情、皮損部位,不同年齡選擇不同強度的激素軟膏,可發(fā)揮激素的強大抗炎、抗過敏作用,同時又能避免其不良反應。
四、慢性濕疹是由哪些病因引起
濕疹的發(fā)病,目前多認為是由于復雜的內外因素激發(fā)而引起的一種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濕疹病人往往是過敏體質,這種過敏體質與遺傳因素有關,故在特定的人群中發(fā)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內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膽囊炎、扁桃體炎、腸寄生蟲病等)、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如月經紊亂、妊娠等)、血液循環(huán)障礙(如小腿靜脈曲張等)、神經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等,其中遺傳因素與個體易感性及耐受性有關。
2.外部因素 本病的發(fā)生可由食物(如魚、蝦、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塵螨等)、生活環(huán)境(如日光、炎熱、干燥等)、動物毛皮、各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所誘發(fā)或加重。
3.中醫(y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保膚靈治療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yǎng)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治愈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