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合胎教的音樂有哪些啊
一、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做個勇敢的寶寶
作曲家運用樂器來刻畫人物和動物的性格、動作和神情,形式新穎活潑,旋律通俗易懂,富有藝術魅力。長笛的高音區表現小鳥的靈活好動;弦樂描繪了彼得的機智勇敢;雙簧管生動地刻畫出鴨子那蹣跚的步態;爺爺老態龍鐘的神態由大管渾厚、粗獷的聲音來表現;狼陰森可怕的嚎叫用三只圓號來體現。當然,最可寶貴的還是這部作品的思想內容:只要團結起來,勇敢而機智地進行斗爭,任何貌似強大的敵人都是可以戰勝的。整個樂曲生動活潑,猶如在面前展開一幅生動的畫。
準媽媽們,去聽聽吧,讓你的小寶寶跟小鳥、小貓、小鴨子玩玩,并與彼得一起戰勝惡狼,做一個勇敢的寶寶。
二、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二樂章——淡淡的悲傷與思鄉
這一樂章是整部交響曲中最為有名的樂章,其濃烈的鄉愁之情,表達了德沃夏克對祖國無限眷戀之情。樂曲中那舒緩的旋律,表現出淡淡的相思,淡淡的哀愁。
準媽媽們,盡情的享受吧!讓舒緩的旋律撫平焦躁的心情,隨著旋律一起入睡。
三、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與鳥兒一起嬉戲
睡醒了該活動一下了,聽聽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吧!整首樂曲歡快清新,特別適合在熟睡的早晨傾聽。那跳躍的旋律猶如杜鵑在歌唱,它以輕快、活潑的節奏和清新、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
聽一聽活潑、可愛、明朗的《杜鵑圓舞曲》,讓肚子里的小寶寶做做運動吧。
二、胎教是從什么時候開始
其實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所以家長們都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孩子的一個教育,但是每一個人的教育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我們還是應該全面的了解這些胎兒的教育方法。
胎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應該根據胎兒生理發育的特點逐步進行。懷孕頭4個月應做好安胎的準備工作,從第4個月起,按孕婦生活作息時間安排胎教,最好在早上起床后,下班后,晚上臨睡前進行。懷孕第4至5個月,可給胎兒音樂胎教,每日兩次,每次3-5分鐘。懷孕第5至7個月時,可用兩首樂曲輪流播放,父母還可以和胎兒說話或唱歌,每日2次,每次5分鐘。懷孕7個月后可以正規上課,每日3次,每次5-10分鐘,早上講故事或唱歌,下班后聽音樂或文字訓練,晚上臨睡前進行音樂和文字訓練。
胎教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很多研究表明,胎兒在母體內不是“恬然入夢“,而是有知覺的。胎兒可以因母親身體的變化、情緒的改變而隨之發生變化;也可以接受外界的刺激,如聲、光、觸摸等,并作出反應;能存貯記憶,一直到出生。這些就為胎教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施的條件。未來媽媽和家人的愛,良好而適當的刺激,啟蒙性的教育,都能對胎兒的心、身發育帶來積極的影響,可以使孩子未出生就對各種事物感興趣,并培養他理解某些事物的能力。 在懷孕中期(一般說是最佳時間是懷孕4個月以后),胎兒的中耳發育已完成,對母親的血流聲、心音、腸蠕動音等,甚至對外界的音樂、噪聲等各種音響都能聽到,并能作出反應。從這個時期起,就可以進行胎教了。
其實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給胎兒進行胎教其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太久確實可以讓胎兒和父母有更早的溝通,對于他們的成長也會有更多的幫助,當然胎教的時間還有方法我們也是需要注意掌握的。
三、胎教要怎么樣做好
如何做情緒胎教?
懷孕最初三個月可能有早孕反應,吃不進東西不要害怕,因為身體來不及適婁這種過程,頭三個月是寶寶神經管的發育和一些器官愈合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情緒要好。如果出現情緒上不穩定,暴怒啊,焦灼啊,可能導致器官發育出現障礙,出現兔唇這種情況,所以頭三個月一定要心情好,注意別感冒發燒,不要濫傭藥物等等。
如何做營養胎教?
每天基本上會喝500毫升牛奶,保證一個雞蛋。
從第4個月開始,我還進行了補鈣。有的孕婦說查的血鈣不低,是不是還要補?我覺得還要補的。但是如果額外補了維生素A和D,則要注意不要過量。其實,我不建議孕婦單獨補充維生素AD這些東西,會造成鈣過量沉積。每天一粒鈣爾奇D,大概300毫克。每天估計至少吃到500克的生的蔬菜。一天吃到七種水果不在乎量,如果照我這樣來,其實維生素都不用補充的。
吃2、3粒的DHA,要補充DHA,這對寶寶的大腦和事束膜的發育很有意義,所以DHA也叫腦黃金。但注意購買DHA時不要選擇深海魚郵,要買帶有“DHA乙酯”標志的。
一個星期吃三到四次魚,準媽媽要多吃點魚,海魚和淡水魚督可以吃,因為魚當中有很多營養物質,含有五羥色胺、五羥色胺可以改善孕婦心情。
如何做撫摸胎教?
撫摸胎教可以在20周做,有的可能16周就有胎動也可以做撫摸胎教。我懷孕時撫摸胎教每天堅持做的,有時候上班的時候,如果覺得有胎動了,就會拍拍寶寶,給他說說話,這督是為了使我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如何做音樂胎教?
我做了音樂胎教,大概六個月以后做了音樂胎教,我是比較懶的那種。當時沒有用傳聲器,用了MP4,MP3、MP3這種播放器輻射幾乎沒有,所以我傭MP4直接放在肚子上給寶寶聽音樂。
每天晚上8到10點鐘之間給寶寶聽音樂。
四、胎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胎教音樂磁帶其實要求很高,絕對不是什么音樂磁帶都可以。一旦音頻過大,因為孕婦是直接把傳聲器放在腹壁上的,聲波可長軀直入母體內,胎兒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后,極易遭到傷害。輕者出生后聽力減退,可能只聽到說話聲,但卻聽不見高頻的聲音,不但音樂聽不入耳,中老年后還會過早耳聾。嚴重者出生后便喪失了聽力,永遠墜入無聲的世界。
胎教音樂不能無限增智.而現在市場上的胎教音樂磁帶良莠不齊,有的磁帶音頻高達4000~5000赫茲,這種聲能很大的胎教音樂天天讓胎兒聽,對胎兒的聽力損傷極大。
此外,專家還強調,孩子的智力與父母的遺傳基因關系很大,并非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讓胎兒聽聽音樂,就會超限度地發展。有許多人認為既然胎兒已有眨眼、蹬腿、吸吮等活動,也具有聽覺和記憶,只要實施胎教就能促使孩子的智力發育,卻不知這可能只是一廂情愿。
據介紹,雖說胎兒的大腦已能發出腦電波,還具有視、聽、味、觸的感覺能力,但胎兒畢竟是生活在宮內,不可能像出生后的嬰幼兒那樣,接觸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受到各式各樣的刺激。所以,年輕準父母們不要過度迷信胎教音樂,除了適當選擇音樂,還要注意其他方面的科學胎教,包括保持心情愉悅;生活環境舒適,起居有常,睡眠充足;膳食結構平衡合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