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發燒了怎么緩解
一、飲食應溫和、清淡、好消化;忌生冷、油膩、酒肉、高蛋白及過甜、過咸食物;飲食七八分飽或暫時一兩頓不吃飯。這可能與很多人的認識恰好相反,多數人覺得生病了,要吃“好的”,可是肉、蛋、奶等“有營養”的東西屬于食物中的“補品”,而感冒發燒多是急性實證,要盡快宣通清泄,吃“好的”猶如“火上澆油”,會加重病情或使感冒復發。溫和清淡好消化的飲食則利于減輕脾胃負擔,促進消化功能恢復。另外要多喝溫開水,多排尿,既有利于防止發熱傷津,又起到加快代謝、排出“毒素”的作用。
二、保持大便通暢。肺與大腸相表里,大便通暢利于肺氣宣降,盡快恢復正常。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用中藥湯劑直腸滴注的方法一舉兩得,既能使中藥通過腸道盡快吸收,又能使大便盡快排出。胃腸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腸道干凈,再加上脾胃消化功能恢復可消除生痰之源,肺氣清靈則感冒易愈。如沒條件進行中藥直腸滴注,可以繞臍順時針揉腹數百下,也可起到通便作用。
三、刮痧拔罐、搓揉背部及手指肚。感冒時在脊柱兩側(膀胱經),從上(大椎穴之上)往下(至腰部),先刮痧,再拔罐(火罐最佳,其次為真空氣罐),每次留罐15分鐘,連續拔2~3次。無論風寒風熱還是內熱外寒型感冒,均可使用,尤其是對外感風寒(不出汗、頭身痛、鼻塞、流清涕為特征),可起到立竿見影效果。對于孩子(10歲以下)不便拔罐的,可用手反復搓揉背部正中及手指頭肚,至局部發熱或潮濕有汗出。
四、用生姜10片(也可加一把艾葉)煮水泡腳或洗澡,至身熱或微汗出,可祛散風寒、通暢經脈,又不至于加重咽痛等“上火”癥狀。
五、生姜3片、蔥白3段(1段1寸,或帶蔥根),洗凈煮水喝,起去風寒作用,用于沒有嗓子疼的感冒。若有嗓子疼,則不用。
六、蘇葉、薄荷、辛夷花各10g,去掉梗莖,縫入布袋中,置于帽內,正好戴在孩子頭頂囟門處,適合3歲以下孩子,起祛風寒、通鼻竅的作用。
七、凡是孩子發燒,先摸額頭和背部,看是否有汗出,若無汗,那一定是寒氣閉表,要用發汗解表的方法祛風寒(以上三~六條均可應用)。家長應情緒穩定,切忌病急亂用藥,不可隨意用抗生素甚至激素(強的松、地塞米松等),否則,家長心里舒服了,孩子身體遭殃了。
二、感冒發燒怎么護理
1.臥床休息與心理護理:高熱時,機體代謝增快,進食少消耗大,體質虛弱,故應臥床休息以減少活動。病人高熱時易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應體貼安慰病人,以消除其不安心理。
2.降溫:當體溫高達39℃以上時應采取快速而有效的降溫措施。
(1)物理降溫法:用冷濕毛巾或冰冷干毛巾敷于額部,同時用溫水濕毛巾或酒精加一半水,揉擦頸部、四肢,自上而下,擦至腋窩、腹股溝處時,要反復揉擦直至皮膚發紅為止,動作不宜過重,半小時后再測量體溫。
注意:高熱、發抖或剛服過退熱藥的病人,忌用冷敷或擦浴。
(2)藥物降溫:疾病診斷明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藥。若出現大汗淋漓則多飲糖鹽水,更換內衣以防著涼;如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和呼吸急促等癥狀是虛脫表現,應及時就醫。
3.密切觀察體溫:高熱病人應每隔4小時測量體溫一次,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脈搏、呼吸、血壓及出汗等情況。小兒高熱易出現驚厥,應及時就診。體溫恢復正常三天后,可遞減為每日測二次體溫。
4.飲食護理
(1)發熱期間選用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如豆漿、藕粉、果泥和菜湯等。
(2)體溫下降病情好轉可改為半流質飲食,如面條、粥,配以高蛋白、高熱量菜肴,如豆制品、蛋黃以及各種新鮮蔬菜等。
(3)恢復期改為普通飲食,食欲好的可適當加給雞、鴨、牛肉、魚、豬肉、蛋、牛奶和豆類等食物。
5.口腔護理:高熱病人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炎、舌炎和黏膜潰瘍等,應在晨起、睡前及飯后協助病人漱口或用棉球揩擦,防止口腔感染。
三、感冒發熱分類是什么
感冒在中醫臨床上分為風寒、風熱、暑濕、表寒里熱等型。
風寒感冒
主要表現為鼻塞聲重、打噴嚏、流清鼻涕、咳嗽、痰白稀、怕寒明顯,全身無汗且有酸痛不適的感覺,一般不發熱,即使有發熱也比較輕。
風熱感冒
主要表現為流黃黏稠鼻涕,發熱明顯,甚至有高熱、出汗、咽喉痛、咳嗽、痰黃稠,舌苔呈薄黃色。
暑濕感冒
主要表現為發熱、頭昏、渾身脹痛、身體倦怠,伴有胸悶、惡心等癥。
表寒里熱感冒
又名“寒包火”,多以惡寒發熱、咳嗽氣喘、痰黃黏稠、煩躁、頭痛為主癥。
對于風寒感冒,應該用辛溫的解表藥以宣肺散寒,對于風熱感冒應該使用辛涼的解表藥物,對于暑濕感冒則應該用清暑祛濕解表的藥物。由此看來姜湯只適宜于風寒感冒,對于風熱感冒、暑濕感冒、表寒里熱感冒是不適合的。
四、感冒發熱的食療方法是什么
風寒感冒
生姜飲:生姜30克、紅糖30克,煎湯分3次服用。
菜根姜片飲:白菜莖根1個,蘿卜根1個,共切粗片,生姜3片,紅糖50克,加水適量,煮開3~5分鐘,熱服。
風熱感冒
桑葉薄荷飲:桑葉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葉30克。將上述藥物用清水洗凈,放入茶壺內,用開水泡 桑葉薄10分鐘即可,隨時飲用。
銀花薄荷飲:銀花30克,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先將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后下薄荷煮沸3分鐘,濾出加適量白糖,溫服,日服3~4次。
暑濕感冒
清暑祛濕茶:鮮扁豆花、鮮荷葉、鮮玫瑰花各20克。先將荷葉切成細絲,與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內,加水500毫升,煎成濃汁,加適量冰糖,代茶飲用。
表寒里熱感冒:
菜頭綠豆飲:白菜頭1個,綠豆芽30克。白菜頭切片,與綠豆芽同煎,取液飲用。
青龍白虎飲:白蘿卜30克,青橄欖2枚。白蘿卜切片,與青橄欖煎湯代茶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