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這種病遺傳嗎
糖尿病本身不會遺傳,遺傳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體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況下患糖尿病的幾率要相對來說高一些,但是也不是百分百的會患有糖尿病。建議飲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熱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飽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復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根據相關研究,父母其中一方為糖尿病,其后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25%以上;父母雙方均為糖尿病,其后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超過50%!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賴胰島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時期就確診為糖尿病,那么遺傳幾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媽媽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時候還不滿25歲,遺傳幾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媽媽是滿25歲以后才生的孩子,遺傳幾率就會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遺傳幾率將提高到四分之一。
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報告雙親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發病率為4%~11%;兄弟姐妹間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發病率為6%~11%;同卵雙生子1型糖尿病發生的一致性不到50%。
二、糖尿病患者有哪些飲食原則
1、飲食定時定量
根據年齡、性別、職業、標準體重[(身長-100)×0.9]估計每日所需總熱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熱量要高約5%。而年齡大小不同所需熱量也有差異,一般是每公斤體重需要熱量千卡數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體重/日。而不同體力勞動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輕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日消耗30~35kcal熱量;中等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天消耗35~40kcal熱量;重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熱量。一般來說,孕婦、乳母、營養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應酌情增加,肥胖者酌減,使病人體重保持正常體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滿意控制。
2、合理調整三大營養素的比例
飲食中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調整。既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又要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國糖尿病協會(ADA)主張:糖尿病病人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攝入量不應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8~1.2g為宜。發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婦、乳母或特殊職業者及其它合并癥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攝入總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6~1g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過高或有動脈硬化者,脂肪攝入量應視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3、飲食計算及熱量計算
供給機體熱能的營養素有3種: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克可供熱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熱能9kcal(37.74kj)。糖尿病病人可據其勞動強度將每人每天需要的總熱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質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種成分供給的熱能,再按每克脂肪產熱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每克產熱4千卡換算出供給該病人不同營養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熱量分布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熱量分布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
三、怎樣才能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呢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都有可能發生低血糖,并且低血糖的危險性可隨年齡的增長而呈遞增之勢。也就是說,與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在降糖治療過程中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性增加,程度多較為嚴重,易導致誤診或引起生命危險。
糖尿病低血糖的早期表現多為意識混亂、行為異常、視力障礙及體溫下降等,而后可轉為木僵,昏睡或昏迷狀態,意味著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一般來說,低血糖昏迷初期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是可逆的,治愈后無后遺癥。但若拖延下去則會發展成為不可逆損害,引起殘疾甚至危及生命。有關資料表明,如果低血糖反應持續時間超過6~12個小時,或昏迷時間超過3~6個小時,就有可能引起腦細胞的不可逆損害。
再有,老年人腎小球濾過率每年下降1%,使得腎臟濾過功能逐漸下降,對藥物和胰島素的清除減慢。這樣,一旦選藥或用藥劑量欠合理時,就容易引起藥物和胰島素的蓄積,使得藥物作用持續時間延長,引起低血糖的風險相應增加。同時,老年人肝臟糖異生功能減退,肝糖原生成及儲存量少,一旦發生低血糖則難以代償,使低血糖程度加重。
四、治療糖尿病都有哪些科學手段
1、糖尿病治療首先是需注重飲食療法。飲食控制是糖尿病的治療基礎。糖尿病話只能既要飲食控制,又要營養充足,以保持理想體重。脂肪要適量控制含飽和脂肪酸的攝人。飲食治療應按糖尿病的病情、生活習慣、體力消耗及經濟條件個別制定。
2、運動療法也是屬于糖尿病治療方式之一。運動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改善心血管狀況,降低血壓、血脂,又能改善心理狀態,對糖尿病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但這種糖尿病的治療方式不能操之過急,應以輕度活動開始,根據糖尿病患者的耐受能力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不要超過心肺及關節的耐受能力。
3、糖尿病治療之口服藥物療法,實用降糖藥。這類藥物主要作用是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可使血糖下降來治療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腸道回收葡萄糖和促進葡萄糖在組織中分解而起到降糖作用,常有消化道反應。糖尿病藥物治療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藥物的持續治療,糾正代謝紊亂,控制血糖達到理想的目標,以防止急性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慢性并發癥的風險。因此,就需要經常監測不同時段(如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后、臨睡前)的血糖值,以便及時調整用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