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兒一天要睡多久合適呢
新生兒的睡眠時間
足夠的睡眠是保證新生兒及嬰幼兒健康的先決條件之一。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寶寶出生后數日內每天睡眠時間可達20小時左右,即除哺乳時間外,基本上處于睡眠狀態。
舒服的睡姿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新生兒是采取仰臥睡覺姿勢,因為這種睡覺姿勢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對新生兒的心臟、胃腸道和膀胱的壓迫最少。但是,仰臥睡覺時,因舌根部放松并向后下墜,會影響呼吸道通暢,此時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睡眠情況。對于側臥睡的寶寶,家長應適時調整左右方向,以免造成偏臉現象。新生寶寶不提倡俯臥位睡姿,容易發生意外窒息。
最佳睡眠環境
嬰兒要在溫暖和舒適的地方睡覺。建議把寶寶放在搖籃或嬰兒床里,床的兩邊要有保護欄。睡眠環境的溫度以24℃—25℃,濕度50%左右為宜。不要給寶寶穿的、蓋的太厚。
因為嬰兒頭部溫度比體溫低3℃左右。溫度較高,會使寶寶煩躁不安,從而擾亂了正常的睡眠。夜間睡眠時光線不能太過強烈,盡量營造一個柔和而安靜的環境。
哄睡禁忌
當寶寶哭鬧不睡時,父母會想出各種方法來哄睡寶寶,但有些不正確的方法卻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不利。
(1)搖睡:因為搖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震蕩,造成腦組織表面小血管破裂,輕者發生癲癇、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腦水腫,腦疝危及生命。
(2)***:媽媽熟睡后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寶寶,造成孩子窒息。
哄睡妙招
(1)輕拍寶寶: 寶寶睡下后,如果他的情緒還是不太安定,媽媽可以邊哼兒歌,邊輕拍寶寶,給他一個愜意的心情和絕對的安全感。
(2)輕柔的音樂:可以選擇一些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睡眠。要知道,寶寶對音樂具有天生的鑒賞力哦!
(3)背光而睡:寶寶待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適應了黑黑的睡覺環境。所以可以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讓他慢慢適應。
二、新生兒睡眠時間越長越好嗎
睡眠是人的正常是生理本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且年齡越小,睡的時間越長。的確,寶寶睡眠時間比成人長得多,尤其是新生兒,每天大部分時間在睡覺,只是在饑餓、尿濕、寒冷或其他干擾時才醒來。但由于睡眠的形態與習慣具有遺傳傾向,寶寶的睡眠需求量也因人而異。
新生兒睡眠本來就多:新生兒大腦發育尚不健全,足夠的睡眠是保證新生兒及嬰幼兒健康的先決條件之一。一個月內的新生兒,每天睡21-22小時,覺醒時間2-3小時,即除了吃奶、哭、排便外,基本上處于睡眠狀態,睡眠時間占全天的90%。
寶寶睡眠時間過長:爸媽也要注意,寶寶的睡眠時間并不是越長越好。睡眠狀況是反映寶寶是否生病的指征之一。如果寶寶睡眠時間過長,超過了生理范圍或平時的睡眠時間,則要注意看看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寶寶睡眠時間過短:原則上,只要寶寶的精神狀態好、食欲正常、沒有消化方面的問題、體重增長良好就可以。但是如果偏離得太多的話,比如新生兒每天需要睡16~18個小時,如果你的寶寶只睡到12個小時,可能需要咨詢一下醫生,進行一下生長發育方面的監測。
三、怎么判斷寶寶睡眠正不正常呢
不同的寶寶因個體差異睡眠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并沒有統一的時間,爸媽也不宜作硬性規定,上述的睡眠時間也只是僅供參考。只要寶寶食欲好、生長發育正常、睡得踏實,即使每日睡眠不足這些小時也屬正常。那怎么判斷寶寶睡眠是否正常?
觀察寶寶睡眠時長,還要注意睡覺時呼吸是否平穩,體溫是否正常,面色是否紅潤,是否容易被驚醒等。假如寶寶睡眠時易醒、總愛翻身、睡得不踏實,白天有不明原因的煩躁、食欲不佳,則可能睡眠不足,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以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觀察寶寶的食欲、大小便、精神狀態是否有變化。如果發現寶寶嗜睡、不吃、不哭、不動,或者入睡后易驚醒、哭鬧不安、汗多等異常情況時,千萬不要誤認為是生理現象而忽視,應送到醫院及時檢查處理,以免耽誤病情。
需要提醒的是,寶寶的睡眠時間并非越長越好。睡眠狀況是反映寶寶是否生病的指征之一。如果寶寶睡眠時間過長,超過了生理范圍或平時的睡眠時間,那么也要關注寶寶是不是生病。
四、新生兒睡覺要不要枕頭呢
新生寶寶的頸椎從側位看是直的。也就是說,新生寶寶在平臥時,頸椎與床面是平行的,不懸空,也就不需要支撐。如果這時枕了較高的枕頭,寶寶的頭是低下的。而低頭位可能使咽腔變窄,不利于呼吸。那寶寶側臥時又如何呢?這要看頸椎是否懸空,或者說,頸椎和身體是否在一條直線上。
嬰兒的頭發育較快,頭偏大,側臥時頸椎幾乎是水平的。所以,如果側臥,可給寶寶一個薄枕,厚度要根據發育情況逐漸調整。從三四個月到半歲,就可以給孩子枕枕頭了。開始不要太厚,從一兩厘米開始,逐漸調整。枕頭要用可調整的硬枕。
至于會不會把頭睡偏,這主要與睡覺姿勢有關。小寶寶的囟門要到15個月左右才閉合,也就是說,在這以前,頭骨的可塑性很大,交替平側臥睡,就能讓頭部發育正常。
另外,新生寶寶容易吐奶,和他的賁門(胃嘴兒)發育較差有關,枕不枕枕頭都可能吐。關鍵是喂奶后要豎直了給寶寶輕拍背,排出胃里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