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寶冬天用電熱毯對身體好嗎
一、小嬰兒最好不用電熱毯
兒科專家表示,小嬰兒不能用電熱毯,因為嬰幼兒的體液量相對比成人多,需要的水分也多,而且年齡越小,體液量相對地越多。電熱毯不能很好地控制溫度,高溫的蒸發會造成嬰幼兒大量出汗或從呼吸的過程中大量丟失水分,而嬰幼兒的腎臟因為發育不成熟,調節機制相對較差,不能大量回收尿中的水分,這樣容易造成孩子脫水。
同時由于丟失大量體液,也會造成孩子呼吸道黏膜干燥,其抵抗病原體的屏障作用減弱,同樣容易引發疾病。而且由于環境溫度過高,孩子大量出汗后,也容易受涼引發疾病。
再者,孩子尿后引起的滲漏也容易引起電熱毯的電路短路,出現意外情況。建議家長選擇另外的保暖方式。
二、孩子是不是穿越多越好
不能用電熱毯,沒有暖氣,那么是不是給孩子多穿點就好?
也不是。兒科專家指出,孩子天性好動,身體容易出汗,穿衣太多,不但增加出汗量,而且令皮膚透氣度降低,從而影響到人體對體溫的自我調節能力,甚至悶出熱疹。
在冬季,孩子的穿衣不應按照成人的標準,應靈活變化。如小孩進行劇烈的運動時,衣服就要相應地減少;運動后因為有出汗,要及時地更換衣物;從室外進入室內要注意減少衣物,不要一套衣服穿到底。
想知道孩子是否穿夠衣服也很簡單,不能單純靠觸摸雙手的溫度來判斷,要摸摸孩子的頸部和后背,只要溫熱、無汗則是衣服穿夠。有的孩子在室外運動過后,雙手冰涼,但是身上卻出汗了,因此不能單靠雙手溫度來判定,盲目添衣,以免感冒。
二、寶寶在室內該如何保暖
1、保暖要從腳開始
冬天天氣寒冷,寶寶的小腳丫經常是涼涼的,很容易受涼感冒,因此,給寶寶做好保暖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人的雙腳離心臟較遠,血液供應少,如果受涼,微血管要痙攣,促使血液循環量減少,加上寶寶腳部的脂肪很少,保暖能力差,容易使寶寶雙足溫度降低,導致凍瘡,甚至影響內臟。
另外,一旦寶寶的腳部受寒后,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微血管收縮,大大增加了病毒入侵的風險,使寶寶更容易患傷風感冒,發生氣管炎等疾病。
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寶寶腳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寶寶腳部受涼感冒。育兒達人提醒家長給寶寶穿上保暖襪子,避免寶寶腳部受涼引發感冒。
2、頭部保暖很關鍵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南方的家長都比較重視給寶寶加衣服,至于戴帽子就不太注意了,認為戴不戴帽子都無所謂。其實,在冬天,給寶寶戴上一頂小小的帽子,會御寒是很有用處的。因為,氣溫越低,頭部散發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比值就越大。如在15度的氣溫下,如果不運動,不戴帽子的寶寶從頭部散走的熱量為人體總熱量的1/3,當氣溫在零下15度時則占到3/4。所以,家長要適當給寶寶添加一頂小帽子,減少寶寶頭部散發的熱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寶寶劇烈運動后,不宜馬上脫掉帽子,避免熱量大量散失,寶寶容易受涼引發感冒。
3、穿多少衣服合適?
寶寶穿少了,容易受涼感冒;穿多了,容易出汗,也容易受風寒引發感冒。那么,南方的寶寶要穿多少衣服合適呢?
如果室內有空調,室溫能保持在25℃左右,寶寶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內穿一件細軟的薄棉襯衣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了;如果家中沒有取暖設備,室溫比較低,可以給寶寶多加一件棉背心或者毛背心,這樣可以保護寶寶前胸、后背不受風著涼,還有利于寶寶活動方便。
不過,給寶寶穿多少件衣服,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要根據衣服的厚薄和所在環境的溫度而定。一般來說,不會走的寶寶,穿的衣服應該和大人安靜狀態下,感覺舒適,不冷不熱時所穿的衣服一樣厚薄就可以了。如果寶寶已經會走了,就要給寶寶少穿一件,因為,寶寶會走以后,運動量比較大,容易出汗,但家長要注意摸一摸寶寶的小手,說明寶寶穿得剛剛好。
4、合理飲食能御寒
冬天合理的飲食調理,可以增強寶寶的御寒能力,使孩子安然度過寒冷的冬季。那么,家長如何調理寶寶的飲食,增強寶寶的奶寒能力呢?
維生素可以幫助寶寶抵御寒冷,特別是維生素B2和維生素E,家長要適量讓寶寶進食。如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綠葉蔬菜、橘子皮、萵筍葉、麥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乳制品、奶酪、酸奶、全麥面包、谷類、雞蛋、水果等,其中,乳汁品是維生素B2的最佳來源。
抵御寒冷不能單純依賴維生素,更不能錯誤地認為補充了維生素就可以不畏嚴寒了。實際上這兩種營養素只是稍微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充其量只能使人體耐受的寒冷溫度降低3~4℃。
三、冬季寶寶保暖的五大注意事項
注意多喂水
喝水不僅能保暖,而且還能保持在寒冷干燥的季節,避免寶寶上火,引發口唇潰瘍、便秘等。
注意讓寶寶多活動
寶寶多運動,能促使寶寶運動時血液循環加強,就不覺得冷了。不會走路的寶寶,可由媽媽幫助他們按摩四肢活動。但要注意運動時少穿一件衣服,不要運動到出汗。冬天應讓寶寶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但要注意在室外應比在室內多穿一件厚風衣。
注意不要蓋得太多
天冷也不能蓋得太多,因為寶寶會因為蓋得太多,容易蹬被子。蓋得太多,影響呼吸,也易使寶寶煩躁,睡不安穩。重點做好寶寶頭、肚子和腳幾個關鍵部位的保暖,這對于寶寶的健康來說是很有益的,不需要全身穿得厚厚的。
注意少開空調
長時間開空調,空調房內和室外溫差大,更易使寶寶受涼。并且,空調房內的空氣流通不好,使寶寶更易受到細菌侵擾,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注意安排洗澡
天冷寶寶洗澡盡量安排在中午,室溫在20℃以上,穿好衣服后室溫還應保持一段時間,并且要把寶寶的頭發用熱風吹干,然后把寶寶放進熱的被窩里。
四、寶寶穿太多反而更易生病
很多家長怕寶寶著涼,總覺得給孩子穿的越多才越安全,尤其是感冒發燒之后就更應該捂汗。其實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給寶寶穿太多不僅不能預防感冒,反而會損害孩子的健康。《醫知袋鼠》本期為您講解寶寶穿衣的正確法則。
1、易導致捂熱綜合癥
孩子的身體都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身體產生的熱量無法散發,衣被里的溫度越來越高,孩子又小,熱得不行了也難以表達,長久的高溫會導致孩子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
2、易感冒、發燒
孩子穿得太多,容易出汗,若出汗后,家長們沒及時發現,增減衣物,冷風一吹,反而更容易受涼。
3、可引發皮膚病
寶寶穿得太多可引發濕疹、膿皰疹等皮膚病。
4、影響生長發育
過度保暖的結果是,孩子被層層包裹,行動不便,運動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最終導致了運動遲緩。